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在西方列強的軍事侵略下被迫卷入了世界性的現代化進程,中國教育也就始終在東西方文化的劇烈沖突與艱難融合中向前推進。面對國破家亡的慘痛,晚清一些有識之士積極投身于“教育救國”的時代浪潮。從那時候起直至今天,涌現出許多有特色的“教育家辦學”事跡,匯聚成教育領域特別是基礎教育改革領域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當代“倡導教育家辦學”不可能無中生有,而只能是歷史傳統(tǒng)的現代轉換和現實實踐的理論提升。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回溯近代以來中國教育現代化與本土化進程的具體歷史境遇,直面時賢所面臨的壓力、困境、求索與創(chuàng)造,才能厘清“教育家辦學”的文化脈絡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