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關鍵意見消費者:概念、特…
02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奉賢新…
03國學茶座(第34輯)
04融合之路:農(nóng)業(yè)轉移人口市…
05超大城市鄉(xiāng)村就業(yè)圖景的變…
06可持續(xù)的未來(英)
07安保職業(yè)道德與職業(yè)意識
08見聞歷
09祛弱權倫理體系
10基于知識組織的科研項目評…
周薦
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頻密,一代復一代的來華西人投身漢—外、外…
可購
詹姆斯·H.瓊斯
1932年到1972年,美國的聯(lián)邦、州和地方公共衛(wèi)生當局共同在亞拉巴馬州塔斯基吉…
王穗蘋,朱祖德
語言文字是人類獲取知識、傳承文明的重要途徑,語言文字的使用也是人類獨特、…
宋春香
本書基于中西方文化語言學理論,闡述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通過對漢外語言對比…
伊恩·麥迪森
《語音類型》出版于1984年,是一部有里程碑意義的語音學著作。書中詳細介紹了…
許蔚 著
讀《三國》,就要讀個明白。本書是對中國古典小說代表作《三國演義》各種問題…
劉強 著
《世說新語》中的魏晉風度和名士風流常常令后人神往不已,人們也常常津津樂道…
呂靜,魏強
.
周興陸 著
詩歌是美的語言,唐詩是美的詩歌,是現(xiàn)代人燈火永不闌珊的精神家園。《唐詩三…
趙蓉暉
《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3)》是國家語委中國外語戰(zhàn)略研究中心組織編寫,…
馬大康
本書借鑒西比奧克“建模系統(tǒng)理論”的核心思想,對其進行了…
袁迎春編著
社會學是劇烈的社會變遷的產(chǎn)物,而解釋、分析和解決由劇烈的社會變遷所帶來的…
吳潛濤 唐立軍 等 著
偉大的夢想需要偉大的精神作支撐,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本書深入闡釋…
John R. Searle
本書分為理論和應用兩大部分。理論部分包括五章。章說明“語言學哲…
劉妮娜
本書論述了互助型養(yǎng)老是將“自助—互助”(守望…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社會和文化發(fā)展研究部
人口發(fā)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fā)展的大事情,家庭幸福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
凱瑟琳·麥金尼斯-迪特里希(Kathleen…
本書主要闡述了針對老年社會工作實踐領域的綜合方法,為社會工作專業(yè)的學生及…
吳堅
人才是第一資源,而人才的發(fā)展是市場、社會和政府合作生產(chǎn)、共同治理的結果。…
[美]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
神奇的語言是如何產(chǎn)生的?語言背后的工作機制是什么?兒童是如何學習語言的?…
陳雪
云南外籍人口數(shù)量位列全國第二。本書以云南為觀測點,對三種類型的外國移民進…
陳勇,趙春玲,范瑞杰
本書旨在介紹和探討系統(tǒng)工程在民用飛機駕駛艙研制過程中的應用,以及相關的設…
易鵬,徐永光
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發(fā)展迅速,而老齡產(chǎn)品和服務的需求難以得到有 效滿足。20…
王小章
立足于在“真理的彼岸世界”(宗教)消逝之后為此岸世界確…
何杰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撰寫廣州灣的專著。是一位新聞記者對“隱秘廣州灣…
石明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
陶紅印 著
本書運用會話分析、互動語言學、浮現(xiàn)語法等當代前沿語言理論深入探討了漢語口…
田根勝 葉永勝 主編
《城市文化評論》第18卷主要圍繞城市文化的議題,主要立足城市和城市史理論,…
米歇爾·迪安(Michelle Dean)
詩人、小說家、影評人、記者——她們是穿行于20世紀美國的…
羅丞,李蕊,王粵
本書是農(nóng)村脫貧人口生計發(fā)展研究領域的一部力作,以可持續(xù)生計為視角,呈現(xiàn)農(nóng)…
趙浩華
作為福利具象化的福利國家制度一直是國家治理和公共管理領域中的重要議題。歐…
吳忠民
《中國現(xiàn)代化新論》以歷史唯物主義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對世…
羅文斌
本書是基于作者長期對我國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的一個階段性總結。作者從 2001 年…
吳錫有
本套書是為中小學教師以及廣大漢字愛好者、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愛好者提供的一套字理…
王國平
城市學研究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既有關于城市基本理論、發(fā)展歷程、未來展望的…
(美)卡羅爾·恩貝爾,梅爾文·恩…
人類學是什么?人類學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學科;人類學也是一門課程,是我國高…
[美]史蒂文·瓦戈,[美]史蒂文·巴…
法律與社會(第12版)(社會學譯叢)
蘇易 蘇戰(zhàn)輝 編著
浙江省金華市湯溪鎮(zhèn)是原古婺州八縣之一,歲月變遷,傳統(tǒng)文化漸漸被淡忘,許多…
張明輝
本書根據(jù)《中國語言地圖集:B1官話之-》(2012) 對東北官話方言分區(qū)的劃分,…
孫潔 主編
健康,是人民最具普遍意義的美好生活需要,隨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人民群眾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