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發(fā)現(xiàn)的拿破侖的小說

海外文學(xué)談 作者:梁遇春


在法國文壇上居于權(quán)威者地位的文藝雜志La Revue des Deux Mondes最近披露發(fā)現(xiàn)有一部拿破侖著的小說,書名是《克利遜同厄熱尼》(“Clisson et Fvgenie”),原稿從拿翁在一八二二年駕崩于圣赫勒拿島后,一向存在波蘭貴族Dzialynski伯爵的書庫里,現(xiàn)在由Simon Askenazy先生出版,還附有在Kornik所發(fā)現(xiàn)的其他拿翁的文稿,一共三十四頁,封面鐫有拿破侖皇帝的徽章。

這部小說含有自傳的色彩??死d當(dāng)稚年時候就喜歡軍事,后來從軍是無往而不勝利的,天賜的機(jī)會同他自己的才力使他成為一代名將,全國人民全看他是他們的保護(hù)人??墒撬⒉挥X快樂,因為妒忌同毀謗總是纏著他的身旁,他能夠在千刀萬馬中無畏地沖鋒陷陣,卻不能見諒于小人,也無法止住他們惡毒的口舌。他戎馬半生,到處都是敵人,卻沒有得到半個朋友,因此感著世界的荒涼,覺得名譽(yù)不能給人以真正的快樂,他所求的卻是心靈的安慰。他懷著這種憧憬的心境,往鄉(xiāng)下去幽居些時,朝暾同黃昏都引起他的愁緒,憂郁占據(jù)了他的全心,他在這時候遇到厄熱尼??死d素來是勇往直前,無往不克的,在愛情上他也是一樣地成功。他們結(jié)婚了,蜜月的生活也是滿布了欣歡的空氣,可是良會不長,克利遜接到前方命令,他們只得生生拆散。他雖然遠(yuǎn)征,心里卻惦著萬里外的新夫人。他后來身受重傷,叫部下一個軍官Bewille去安慰厄熱尼,這位軍官也是英姿瀟灑的青年,同厄熱尼漸漸生了愛情,她給他的信也一天一天稀少了,最后完全忘記了從前影里的情郎。他決定結(jié)果他自己的性命,讓他倆過快樂的日子,寫一封絕命書給他的妻子,希望他的兒子將來長大不像他那樣性情熱烈,因此在人生路上處處遇到荊棘。角聲一動,他帶傷沖到敵軍隊里,死在如雨的槍彈之下,這段悲哀的傳奇也就結(jié)束了。

這段事實不過是浪漫小說很平常的布局,同King Arthur里L(fēng)aucelot和Queeu Guinevere的一段情史有些相像,可是很能表現(xiàn)出拿翁叱咤風(fēng)云的神態(tài),暗暗地又述出他自己同Josephine的因緣。所以可說是研究拿坡侖的人們必讀的書,至于專攻法國小說的學(xué)者就沒有讀過這書,似乎也是無妨的。拿坡侖是《少年維特之煩惱》的愛讀者,他死時衣袋中還放有一本。他的小說或者受了點這本杰作的影響。

著過《法國革命史》的英國散文家Hillaire Belloc曾經(jīng)寫有一篇小品:《最后的一點鐘》(Novissima Hora),描寫拿坡侖彌留時的心境。Belloc說拿翁的一生處處是矛盾,他在戰(zhàn)場上馬到功成,可是結(jié)局是一敗涂地;他英氣勃勃,好像始終沒有脫開青年時期,可是老邁的影子總橫在他的當(dāng)前,現(xiàn)在,他這部小說里的英雄一生也無時不是矛盾的。當(dāng)他聲譽(yù)極隆時節(jié),人們的毀罵跟著他走,當(dāng)他綺夢方濃時候,他親信的人卻奪去他的愛人;拿翁寫小說時既然帶有自傳色彩;所寫的英雄的遭遇又是這樣幸運同不幸并行,可見不只二百年后的胖文人Belloc看透這點,目光如炬的一世之雄早已有了自知之明。希臘神廟刻有“Know Thyself”(自知)二字,他們以為自知是最難的事,拿坡侖紛擾一生,居然能夠這樣深刻地了解自己,這是拿坡侖所以不朽的地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