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答畢云程

陳獨秀通信集(第一卷:1915-1922·無注釋版) 作者:陳獨秀


云程先生:

本志以種種原因,不克按期出版,復承讀者諸君過當之獎譽,只增慚恧耳。推廣銷路之策,發(fā)行部已盡力圖之。惟于茲政象不寧,青年墮落之時,萬象消沉,本志豈獨有幸理;減價銷報辦法,已由發(fā)行部奉答,茲不贅及。

記者1916年9月1日

附:畢云程致記者

記者先生足下:

敬啟者,仆一青年也。三四年來,奔走鼓吹改良社會,多所犧牲,至于今亦幾精疲而力盡矣。自審精衛(wèi)填海,于事無補,然以我生自有責任,此心此志,未敢或懈。半年以前,居恒自思,非有一良好雜志改良我青年界之身心者,則此社會終莫由改良。而起視出版界,足為我青年界之良師益友者,實乏其選。迨見大志出版露布,私心竊竊希望曰:庶乎能應我心之所希望,而能供我之所日夜以求者乎?未幾大志出版,仆已望眼欲穿,急購而讀之,不禁喜躍如得至寶。若大志者,誠我青年界之明星也。嗣是以后,仆隨時隨地,凡遇良好青年,必以有無讀青年雜志為問,其未讀者,必力為介紹。至于今日,大志五號出版,又急購而讀之,須知仆已問過數(shù)次,今已不能須臾緩也,迨展讀數(shù)頁,覺語語深入我心,神經感奮,深恨不能化百千萬身,為大志介紹。爰書數(shù)語,請大志廣登告白,并用其他種種方法,推廣銷路于各地方,俾一般青年,均得出陳陳相因醉生夢死之魔境,而覺悟青年人之責任及修養(yǎng)身心之方法,以改良個人者改良社會,并改良一切。仆知歡迎大志與仆有同情者,大有人在,惜無術足以相知,惟愿大志按月準期出版,以慰我愛閱之青年界。此仆致函大志之原因也。

再仆擬多購若干冊,分贈親友,可否減價若干。因仆多購得一冊,即可多贈一人也。又仆意滬上各中等以上之學校,可各贈一份,以代告白。并可于放學時,授學生以傳單,以簡明之文字,告以內容價值,使其得知有此良好合用之雜志,引起其欲購之念。余不白。

畢云程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