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演說詞

蔡元培雜文選 作者:蔡元培


五年前嚴幾道先生為本校校長時,予方服務教育部,開學日曾有所貢獻于同校,諸君多自預科畢業(yè)而來,想必聞知。士別三日,刮目相見,況時閱數(shù)載,諸君較昔當必為長足之進步矣。予今長斯校,請更以三事為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諸君來此求學,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與否,必先知大學之性質。今人肄業(yè)專門學校,學成任事,此固勢所必然。而在大學則不然。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敗,以求學于此者,皆有做官發(fā)財思想。故畢業(yè)預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蓋以法科為干祿之終南捷徑也。因做官心熱,對于教員,則不問其學問之淺深,唯問其官階之大小,官階大者,特別歡迎,蓋為將來畢業(yè)有人提攜也。現(xiàn)在我國精于政治者,多入政界,專任教授者甚少,故聘任教員,不得不聘請兼職之人,亦屬不得已之舉。究之外人指摘之當否,姑不具論。然弭謗莫如自修,人譏我腐敗而我不腐敗,問心無愧,于我何損?果欲達其做官發(fā)財之目的,則北京不少專門學校:入法科者,盡可肄業(yè)法律學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業(yè)學校,又何必來此大學?所以諸君須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宗旨既定,自趨正軌。諸君肄業(yè)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時間不為不多,茍能愛惜分陰,孜孜求學,則其造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發(fā)財,宗旨既乖,趨向自異。平時則放蕩冶游,考試則熟讀講義;不問學問之有無,唯爭分數(shù)之多寡;試驗既終,書籍束之高閣,毫不顧問;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責;文憑到手,即可借此活動于社會:豈非與求學初衷大相背馳乎?光陰虛過,學問毫無,是自誤也。且辛亥之役,吾人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敗。即在今日,吾人對于當軸,多不滿意,亦以其道德淪胥。今諸君茍不于此時植其基,勤其學,則將來萬一生計所迫,出而任事:擔任講席,則必貽誤學生,置身政界,則必貽誤國家,是誤人也。誤己誤人,又豈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諸君者一也。

二曰砥礪德行。方今風俗日偷,道德淪喪,北京社會尤為劣惡,敗德毀行之事,觸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鮮不為流俗所染。諸君肄業(yè)大學,當能束身自愛。然國家之興替,視風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設想。故必有卓絕之士,以身作則,力矯頹俗。諸君為大學學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責無旁貸。故諸君不唯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勵人。茍德之不修,學之不講,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為人輕侮,更何足以感人?然諸君終日伏首案前,蕓蕓攻苦,毫無娛樂之事,必感身體上之苦痛。為諸君計,莫如以正當之娛樂,易不正當之娛樂,庶于道德無虧,而于身體有益。諸君入分科時,曾填寫愿書,遵守本校規(guī)則,茍中道而違之,豈非與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謹嚴。此余所希望于諸君者二也。

三曰敬愛師友。教員之教授,職員之任務,皆以圖諸君求學之便利,諸君能無動于衷乎?至于同學,共處一堂,尤應互相親愛,庶可收切磋之效。余見歐人購物者,每至店肆,店伙殷勤款待,付價接物,互相稱謝。薄物細故,猶懇摯如此,況學術傳習之大端乎?對于師友之敬愛,此余所希望于諸君者三也。

余到校任事,僅數(shù)日,校事多未詳悉。前所計劃者二事:

一曰改良講義。諸君研究高深學問,自與中學高等不同,不唯恃教員講授,尤賴一己潛修。以后所印講義,只列綱要,其詳細節(jié)目,由教師口授后學者自行筆記,并隨時參考,以期學有心得,能裨實用。

二曰添購書籍。本校圖書館書籍雖多,新出者甚少??虜M籌集款項,多購新書,以備教員與學生之參考。今日所與諸君陳說者只此,以后會晤日長,隨時再為商榷可也。

(1917年1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