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北京留法儉學會講演會演說辭

蔡元培雜文選 作者:蔡元培


今古留法儉學會預備學校行開學式,鄙人愿為諸君略陳同人所以組織斯會與建設斯校之用意。蓋世界動力之公例,常趨于力簡而效速之方向。自然現(xiàn)象,兩點之間,以直線為最短。故物體之下墜,光線之注射,茍非有特別阻力,必循直線而進行。社會之狀態(tài)亦然。取火之法,自鉆燧而擊石以至于火柴;交通之法,由推輪而大輅以至于汽車:其用力愈簡,其收效愈速。人故樂用之。人類進化之速率,遠過于他種動物者,恃乎能學。使吾人生而在一未開辟之孤島,如魯濱遜然,則吾人雖終身勞動,亦僅僅能維持原人之生活而已。今在開化社會,前人之所經驗,悉以其成效留貽吾人,使吾人得據(jù)以為較進之研究,而有較新之發(fā)明。如是吾人其所致力,或僅及前人,或且不及前人,而所得之效果,乃轉視前人為勝,恃有學也。顧吾國固有學校矣,何以本會必勸人游學于外國?是亦有故。吾國學校之數(shù),尚不足滿愿學者之需。小學畢業(yè)者,或欲受中等教育而不得;中學畢業(yè)者,或欲受高等教育而不得:一也。吾國各學校之設備,尚不完全,亦不能悉得適當之教員;畢業(yè)之學生,仍不能與外國同等學校畢業(yè)生相較:二也。學校以外之設備,如藏書樓、博物院、動植物園、農場、工廠之屬,吾國多未建設,不足以供學者之實習而參考,有事倍功半之慮:三也。故吾人不能不勸人游學。愿吾國游學之風,自曾文正派遣華童百人赴美留學以來,各著名之國,幾無不有我國留學生者,同人獨提倡留法何故?曰,同人均經留法,于法國教育界適宜吾國學生之點,知之較詳,則舉所知以介紹于國人。其他留美留德諸君,各介紹其所知,并行不悖。一也。同人之意,以為紳民階級,政府萬能,宗教萬能等觀念,均足為學問進步之障礙。所留學之國,茍有此種習慣,亦未始無影響于吾國之留學生。唯法國獨無此種習慣。二也。歐美各國,生活程度均高,率非自費生所能堪。法國自巴黎以外,風氣均極儉樸,其學校之不收學費,及所取膳宿費極廉者,所在多有。得以最儉之費用,求正當之學術,三也。吾國人恒言各國科學程度以德人為最高。同人所見,法人科學程度,并不下于德人。科學界之大發(fā)明家,多屬于法。德人則往往取法人所發(fā)明而更為精密之研究。故兩國學者謂之各有所長則可一一,謂之優(yōu)劣則不可。吾國學者頗有研究之耐心,而特鮮發(fā)明之銳氣,尤不可不以法人之所長補之,四也。至于留學法國,何以必用儉學之法?則因普通留法學生,率循每月四百佛郎之例,而自費生中能出此費者蓋寡,即使能出此費,而用儉學法每月僅費一百佛郎,即可以其余三百佛郎供其他三學生之用,費少而成學益多。且不儉之學者,易馳心于外務,以耗其學力,律之以儉,而學益專。此則本會提倡儉學之意也。至本會所以必設預備學校者,以到法之時,茍于最淺法語,尚未涉及,則起居飲食,諸多不便。又依入境間禁,入國問俗之義,能于未入彼國以前,略諳彼國風習,必有便利之處。又在法雖云至儉一,年尚須費五六百元,而在本國則在三分之一以下。于預備學校中耗至少之費,而可以得入法時必需之知識,亦計之得者也。本會并已商定同志,于預備學校課程以外,為定期之演講,將以國語演述學理,而隨時寫示法語中之專門名詞,亦足為到法后讀專門書之預備也。凡同人之所以組織斯會及斯校者,均以力簡而效速之主義為準如是。至預備學校之創(chuàng)設,實始于民國元年。其時教育部曾撥借方家胡同一校舍;二年,部中欲以校舍供京師圖書館之用,本校始遷四川會館;未幾,因不堪袁政府之干涉而停辦。今幸得民國大學諸君之贊成,而得在此開學,同人深所感謝。適京師圖書館有移往午門之籌備,本會已呈請教育部仍以方家胡同校舍撥歸本會。俟遷入方家胡同后,本會并擬于預備學校以外,更組織一華法中小學校,按部定中小校令及規(guī)程辦理,而外國語則用法語。畢業(yè)者或進本國大學,或赴法留學,均形便利。此又本會已定之計劃,可以報告于諸君者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