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風(fēng) 歌
樂府作南風(fēng)操 張生夢舜鼓琴歌
【偽《孔子家語·辯樂解》】?。ㄍ趺C注)昔者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fēng)》之詩,其詩曰:
南風(fēng)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fēng)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得其時,阜盛時。
唯修此化,故其興也勃焉;德如泉流,至于今,王公大人,述而不忘。
【《帝王世紀(jì)》】 “薰兮”句在“時兮”句下。
【《初學(xué)記》一】 兩“民”字并作“人”。
【黃生《義府》下】 《南風(fēng)歌》“慍”讀為“蘊(yùn)”?!疤N(yùn)”,蒸暑氣也。南風(fēng)長養(yǎng)萬物,故曰“阜財”。
【張瀚《松窗夢語》二】 蒲州為古蒲坂,即虞帝都,鹽池所產(chǎn)為形鹽,又曰解鹽。不俟人工煎煮,惟夜遇南風(fēng),即水面如冰涌;實天地自然之利。大舜撫弦歌《南風(fēng)》之詩,“可以阜財”,正指此也。
【王樹楠《東西人種同源說》】?。駠耆率?,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第二次演講會中講;見同月十五日北京《晨報·歷史講座名雋錄》)史稱堯時十月并出,極言其熱。今日之吐魯番,炎威烈暑,尚甚可畏,天又終年不雨。夏歷二月以后,人民必須遁居地洞之中。惟遇起南風(fēng),天氣可轉(zhuǎn)涼,農(nóng)產(chǎn)物與葡萄,即可豐登;若下雨,反荒歉。與他省各地,固絕不相同也。
帝舜時《南風(fēng)》之歌有云:“南風(fēng)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此殆言南風(fēng)一起,天氣轉(zhuǎn)涼,民皆有喜色歟?然則何以南風(fēng)之起,又能“阜吾民之財”?不到吐魯番等地,固萬不能窺見古代天時地氣之情況也。
【汪繼培輯《尸子·綽子篇》】 圣人于大私之中也為無私,其于大好惡之中也為無好惡。舜曰:“南風(fēng)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彼床桓枨莴F而歌民。(《群書治要》所載)
【汪注】 《文選·琴賦》題下注引《尸子》曰:“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fēng)》,‘南風(fēng)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是舜歌也?!薄抖Y記·樂記》疏云:“《圣證論》引《尸子》及《家語》難鄭云:‘昔者舜彈五弦之琴,其辭曰,……(同《家語》)……’”疑《尸子》本止二語,而肅合《家語》稱之也。又見《史記·樂書索隱》?!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風(fēng)》之詩,而天下治?!薄痘茨献印ぴ徰杂?xùn)》云:“舜彈五弦之琴,而歌《南風(fēng)》之詩,以治天下?!薄缎抡Z·無為篇》云:“昔虞舜治天下,彈五弦之琴,歌《南風(fēng)》之詩。”
【《禮記·樂記》】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fēng)》;夔始制樂,以賞諸侯。
【鄭玄注】 夔欲舜與天下之君共此樂也。南風(fēng),長養(yǎng)之風(fēng)也,以言父母之長養(yǎng)已;其辭未聞也。……
【孔潁達(dá)疏】 ……五弦,謂無文武二弦,唯宮商等之五弦也?!澳巷L(fēng)”,詩名,是孝子之詩?!从行⑿?,故以此五弦之琴,歌《南風(fēng)》之詩,而教天下之孝也。此詩今無,故鄭注云:“其辭未聞也?!卑础妒辣尽吩疲骸吧褶r(nóng)作琴?!苯裨啤八醋鳌闭撸侵^舜始造也;正用此琴特歌《南風(fēng)》,始自舜耳,或五弦始舜也?!缬煜峦兴吹?,故歌此《南風(fēng)》,以賞諸侯,使海內(nèi)同孝也。然樂之始,亦不正在夔也;正是夔始以此詩與諸侯?!⒃啤捌滢o未聞也”者,此《南風(fēng)歌》辭未得聞也。如鄭此言,則非詩《凱風(fēng)》之篇也;熊氏以為《凱風(fēng)》,非矣。按:《圣證論》引《尸子》及《家語》難鄭云:“昔者舜彈五弦之琴,其辭曰……(見前)……鄭云‘其辭未聞’,失其義也?!苯癜格R昭云:《家語》王肅所增加,非鄭所見;又《尸子》雜說,不可取證正經(jīng),故言“未聞”也。
【裴骃《史記·樂書》集解引王肅曰】《南風(fēng)》,育養(yǎng)民之詩也。
【司馬遷《史記·樂書》】 夫《南風(fēng)》之詩者,生長之音也。舜樂好之;樂與天地同意,得萬國之歡心,故天下治也。
【《唐虞考信錄》】 余按……此歌(《南風(fēng)歌》)則詞露而意淺,聲曼而力弱,不類唐虞時語;蓋后世工于琴者所擬作。
【郭紹虞《中國文學(xué)史綱要初稿》】 ……亦有依托較早,不易辨別者,如舜的《南風(fēng)詩》之類。其辭云,……(見前)……近人以其類于《楚辭》格調(diào),疑其未必是舜時作品。我則以為其格調(diào)之近于《楚辭》,倒是當(dāng)有的情形;至其謂“南風(fēng)之薰”,“南風(fēng)之時”,云云,解“南風(fēng)”二字為南方之南,風(fēng)雨之風(fēng),則適顯其作偽的痕跡。此辭一見于《尸子》,《禮記·樂記》孔疏,已謂“《尸子》雜說,不足取證正經(jīng)”,可知古人亦并不信其為真實;再見于王肅偽造的《孔子家語》。王肅因鄭玄注《禮記》謂“其辭未聞”,所以他偏要舉其詞,而以載于《尸子》為根據(jù),實則亦正所以發(fā)其作偽之覆而已?!肚俨佟匪劳卸鴤卧斓摹赌巷L(fēng)歌》,其詞甚淺,大家猶易于辨別;至如《尸子》所載的《南風(fēng)歌》,一則以時代較古,一則以并無偽作者主名可考,所以遂不容易辨別了。
【馬骕《繹史》十】 《南風(fēng)詩》……雖附托,猶存古意;《琴操》淺鄙,斯為下矣。
【《繹史》十引《琴操》】 舜作《南風(fēng)操》曰:反彼三山兮,商岳嵯峨;天降五老兮,迎我來歌。有黃龍兮,自出于河;負(fù)圖書兮,委蛇羅沙。案圖觀讖兮,閔天嗟嗟!擊石拊韶兮,淪幽洞微;鳥獸蹌蹌兮,鳳凰來儀。凱風(fēng)自南兮,喟其增悲!
【《纂異記》逸文】 (據(jù)《太平廣記》卷三百十,杜文瀾《古謠諺》引此文,加以刪節(jié),今從之)進(jìn)士張生善鼓琴。……下第,游蒲關(guān),入舜城。日將暮,……遂詣廟吏,求止一夕。……初夜,方寢,見絳衣者二人前,言曰:“帝召書生。”生遽往。……(帝)謂生曰:“學(xué)琴乎?”曰:“嗜之,而不善。”帝乃顧左右取琴曰:“不聞鼓五弦,歌《南風(fēng)》,奚足以光其歸路?”乃鼓琴以歌之曰:南風(fēng)之薰薰兮草芊芊,妙有之音兮歸清弦。蕩蕩之教兮由自然,熙熙之化兮吾道全。薰薰兮思何傳!
歌訖,鼓琴為《南風(fēng)弄》,音韻清暢,爽朗心骨。生因發(fā)言曰:“妙哉!”乃遂驚悟。
【顧實《中國文學(xué)史大綱》】 禹娶涂山之女,女歌,實始作南音,豈先舜《南風(fēng)》之詩而作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