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淇說這是“怨婚遲之作”(《選詩定論》),是不錯的。方廷珪說:“與君為新婚”,“只是媒妁成言之始,非嫁時。”(《文選集成》)也是不錯的。這里“為新婚”只是定了婚的意思。定了婚卻老不成婚,道路是悠悠的,歲月也是悠悠的,怎不“思君令人老”呢?一面說“與君”,“思君”,“君亮”,一面說“賤妾”,顯然是怨女在向未婚夫說話。但既然“為新婚”,照古代的交通情形看,即使不同鄉(xiāng)里,也該相去不遠(yuǎn)才是,怎么會“千里遠(yuǎn)”、“隔山陂”呢?也許那男子隨宦而來,定婚在幼年,以后又跟著家里人到了遠(yuǎn)處或回了故鄉(xiāng)。也許他自己為了種種緣故,作了天涯游子。詩里沒有提,我們只能按情理這樣揣想罷了。無論如何,那女子老等不著成婚的信兒是真的。照詩里的口氣,那男子雖遠(yuǎn)隔千里,卻沒有失蹤;至少他的所在那女子是還知道的。說“軒車來何遲”!說“君亮執(zhí)高節(jié)”,明明有個人在那里。軒本是有闌干的車子,據(jù)杜預(yù)《左傳注》,是大夫乘坐的。也許男家是做官的;也許這只是個套語,如后世歌謠里的“牙床”之類。這軒車指的是男子來親迎的車子。彼此相去千里,隔著一重重山陂,那女子似乎又無父母,自然只有等著親迎一條路。男大當(dāng)婚,女大當(dāng)嫁;彼此到了婚嫁的年紀(jì),那男子卻總不來親迎,怎不令人憂愁相思要變老了呢!“思君令人老”是個套句,但在這里并不缺少力量。
何故“軒車來何遲”呢?詩里也不提及??赡艿脑蛩坪踔挥袃蓚€:一是那男子窮,道路隔得這么遠(yuǎn),親迎沒有這筆錢。二是他棄了那女子;道路隔得這么遠(yuǎn),歲月隔得這么久,他懶得去踐那婚約——甚至于已經(jīng)就近另娶,也沒有準(zhǔn)兒。照詩里的口氣,似乎不是因為窮,詩里的話,那么纏綿固結(jié),若軒車不來是因為窮,該有些體貼的句子??墒菦]有。詩里只說了“君亮執(zhí)高節(jié)”一句話,更不去猜想軒車來遲的因由;好像那女子已經(jīng)知道,用不著猜想似的。亮,信也。——你一定“守節(jié)情不移”,不至于變心負(fù)約的。果能如此,我又為何自傷呢?——上文道,“傷彼蕙蘭花,……”;“賤妾亦何為?”就是何為“傷彼”,而“傷彼”也就是自傷。張玉谷說這兩句“代揣彼心,自安己分”(《古詩賞析》),可謂確切。不過“代揣彼心”未必是彼真心;那女子口里盡管說“君亮執(zhí)高節(jié)”,心里卻在惟恐他不“執(zhí)高節(jié)”。這是一句原諒他,代他回護(hù),也安慰自己的話。他老不來,老不給成婚的信兒,多一半是變了心,負(fù)了約,棄了她;可是她不能相信這個。她想他,盼他,希望他“執(zhí)高節(jié)”;惟恐他不如此,是真的,但愿他還如此,也是真的。軒車不來,卻只說“來何遲”!相隔千里,不能成婚,卻還說“千里遠(yuǎn)結(jié)婚”——盡管千里,彼此結(jié)為婚姻,總該是固結(jié)不解的。這些都出于同樣的一番苦心,一番希望。這是“怨而不怒”,也是“溫柔敦厚”。
婚姻貴在及時,她能說的,敢說的,只是這個意思?!巴媒z生有時”,“過時而不采”都從“時”字著眼。既然“與君為新婚”,既然結(jié)為婚姻,名分已定,情好也會油然而生。也許彼此還沒有見過面,但自己總是他的人,盼望及時成婚,正是常情所同然。他的為人,她不能詳細(xì)知道;她只能說她自己的。她對他的情好是怎樣的纏綿固結(jié)呵。她盼望他來及時成婚,又怎樣的熱切呵。全詩用了三個比喻,只是回環(huán)復(fù)沓的暗示著這兩層意思?!叭饺焦律瘢Y(jié)根泰山阿”,“兔絲附女蘿”都暗示她那纏綿固結(jié)的情好。冉冉是柔弱下垂的樣子,山阿是山彎里。泰山,王念孫《讀書雜志》就是“大山”之訛,可信;大山猶如高山。李善注:“竹結(jié)根于山阿,喻婦人托身于君子也。”“孤生”似乎暗示已經(jīng)失去父母,因此更需有所依托——也幸而有了依托。弱女依托于你,好比孤生竹結(jié)根于大山之阿——她覺得穩(wěn)固不移。女蘿就是松蘿。陸璣《毛詩草木疏》:“今松蘿蔓松而生,而枝正青。兔絲草蔓聯(lián)草上,黃赤如金,與松蘿殊異?!薄巴媒z附女蘿”,只暗示纏結(jié)的意思。李白詩:“君為女蘿草,妾作兔絲華”,以為女蘿是指男子,兔絲是女子自指。就本詩本句和下文“兔絲生有時”句看,李白是對的。這里兩個比喻中間插入“與君為新婚”一句,前后照應(yīng),有一箭雙雕之妙。——還有,《楚辭·山鬼》道,“若有人兮山之阿”,“思公子兮徒離憂”。本詩“結(jié)根大山阿”更暗示著下文“思君令人老”那層意思。
“兔絲生有時”,為什么單提兔絲,不說女蘿呢?兔絲有花,女蘿沒有;花及時而開,夫婦該及時而會?!胺驄D會有宜”,宜,得其所也;得其所也便是得其時。這里兔絲雖然就是上句的兔絲——蟬聯(lián)而下,也是接字的一格——,可是不取它的“附女蘿”為喻,而取它的“生有時”為喻,意旨便各別了。這兩語是本詩里僅有的偶句;本詩比喻多,得用散行的組織才便于將這些彼此不相干的比喻貫串起來,所以偶句少。下文蕙蘭花是女子自比,有花的兔絲也是女子自比。女子究竟以色為重,將花作比,古今中外,心同理同?!驄D該及時而會,可是千里隔山陂,“軒車來何遲”呢!于是乎自傷了?!耙桓梢换ǘ阌杏嗾?,蘭;一干數(shù)花而香不足者,蕙。”見《爾雅翼》??偠灾窍悴荨;ǘ粚嵳咧^之英,見《爾雅》?;ǘ粚崳灰陨珵橹?,所以說“含英揚光輝”。《五臣注》:“此婦人喻己盛顏之時?!被ā斑^時而不采”,將跟著秋草一塊兒蔫了,枯了;女子過時而不婚,會真?zhèn)€變老了。《離騷》道,“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夫婦會有宜”,婦貴及時,夫也貴及時之婦?,F(xiàn)在軒車遲來,眼見就會失時,怎能不自傷呢?可是——念頭突然一轉(zhuǎn),她雖然不知道他別的,她準(zhǔn)知道他會守節(jié)不移;他會來的,遲點兒,早點兒,總會來的。那么,還是等著罷,自傷為了什么呢?其實這不過是無可奈何的自慰——不,自騸——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