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巴黎國家圖書館館藏編號NAL 1740的早期中古圣經抄本中以加洛林小字謄抄在舊約《申命記》經文的頁邊與行間的不具名注釋(作者將之簡稱為“里昂注釋”)為核心研究對象,綜合文獻學、教會史、教育史和地方史的研究路徑,探討在加洛林第二代君主查理曼的統(tǒng)治時期里昂地區(qū)的教會改革、文化復興、教士教育等議題。本書對至今鮮有學者關注的“里昂注釋”的現(xiàn)有版本進行了勘訂和修正;結合內部與外部證據(jù),首次對“里昂注釋”進行了精準的斷代(公元810年前后)和文本成書的語境分析;首次梳理了《申命記》的早期注疏史;首次對公元800年前后的里昂教會改革進行了窮盡史料的研究,并論證了“里昂注釋”為何應當被視為這次改革運動的產物,以及如何服務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