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在教學工作中,總是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缺好課程,二是缺好形式。這些年國內企業(yè)非常重視企業(yè)內部知識與經驗的積累、傳承與復制,這直接推動了企業(yè)內部講師隊伍更專業(yè)化。兩大難題之一的好課程,也由于這股重視經驗積累與傳承的浪潮,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難題之二缺好形式,就相對顯得較難解決了。市面上也有一些關于如何講好課程的圖書與資料,但相對于課程開發(fā)方面的科學與專業(yè)性,還是顯得相當不足。我始終認為,講師的工作雖然要重視教授內容的研究與整理,但講師畢竟要將知識有效地傳遞給學員,所以講師的教學演繹、教學形式的安排與教學過程設計則顯得更為重要,甚至我認為講師的工作重視教學形式多樣性遠甚于教學內容的開發(fā)?,F(xiàn)在信息時代不是知識或信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在知識內容上想再多一些創(chuàng)新,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在教學形式上多一些創(chuàng)新,使學員在課堂上能更有效地轉化所學的知識。于是,我將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整理成文字,著成《生動教學:讓培訓活起來》這本書,希望為講師在教學工作上提供些許幫助。所謂生動教學,就是以學員為中心,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與工具,將散落在不同個體,有關同一個情境與問題的知識、經驗與智慧,進行有機的整合與萃取。這個整合的過程能讓所有參與者都從中獲得知識,提升技能并解決問題。生動教學并非做幾個課堂游戲那么簡單,而是深入研究教學原理并進行教學實踐,將教與學兩者上下打通,以建構主義教學理念為基礎,真正做到以學員為中心的一套教學方法論。本書一共分為三大部分九個章節(jié),具體如下。部分:重構教與學,體驗生動教學。此部分分為兩個章節(jié),主要介紹了與教學實踐聯(lián)系相當緊密的一些教學理念,讓生動教學做到有理可據(jù),同時也讓各位讀者能從“道”的層面上,深刻理解為何要進行生動教學,以及生動教學法的流程。第二部分:生動教學之工具篇。此部分分為三個章節(jié),主要針對課堂教學中的開、進、關三大關鍵環(huán)節(jié),做了詳細說明,并列舉了18種教學活動,為教學工作經驗不足的同人提供教學工具,可以即學即用,解決教學形式選擇與設置的問題。第三部分:生動教學之能力篇。此部分分為四個章節(jié),是講師能力的進階部分,對于不滿足于只會使用一些教學工具,更希望掌握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設計的講師,通過活動帶領、彈性設計、引導對話以及點評反饋四大核心能力的學習,可以不單單會使用教學工具,還能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并掌握在教學過程中與學員進行互動的要點。以上是本書的內容梗概,本書內容脫胎于我的“生動教學設計工作坊”課程,是我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打磨并整理出來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