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內容與思路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術路線
1.5 主要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文獻綜述與理論框架
2.1 復雜產品系統(tǒng)
2.1.1 復雜產品內涵與特點
2.1.2 航空航天復雜產品的研制
2.1.3 復雜產品的信息技術
2.2 組織IT能力
2.2.1 從動態(tài)能力到組織IT能力
2.2.2 不確定性背景下的信息處理理論
2.2.3 組織IT能力與組織管控
2.3 企業(yè)敏捷性
2.3.1 企業(yè)敏捷性的起源與內涵
2.3.2 企業(yè)敏捷性的關鍵要素
2.3.3 企業(yè)敏捷性與信息技術
2.4 文獻總結與理論框架
第3章 研究設計
3.1 研究方法設計
3.2 研究情境和對象選擇
3.2.1 研究情境選擇
3.2.2 研究對象選擇
3.3 數據收集與分析
3.3.1 數據收集
3.3.2 數據分析
第4章 復雜產品企業(yè)實施信息技術過程研究
4.1 中航動力案例描述
4.1.1 信息技術實施的解凍階段
4.1.2 信息技術實施的轉型階段
4.1.3 信息技術實施的鞏固階段
4.2 中航動力案例分析
4.2.1 解凍階段:瓦解戰(zhàn)略惰性與運營惰性的能力與行動
4.2.2 轉型階段:協(xié)調社會資源與知識資源的能力與行動
4.21 3鞏固階段:制度化角色結構與過程結構的能力與行動
4.3 復雜產品企業(yè)實施信息技術的過程模型
第5章 信息技術促進復雜產品研發(fā)敏捷性
5.1 航天東方紅案例描述
5.1.1 小衛(wèi)星業(yè)務的發(fā)展歷程
5.1.2 小衛(wèi)星研發(fā)中的信息技術
5.1.3 小衛(wèi)星的研發(fā)流程
5.2 航天東方紅案例分析
5.2.1 研發(fā)流程中的不確定性類型
5.2.2 研發(fā)流程中的IT能力與組織管控方式
5.2.3 兼具高創(chuàng)新與高可靠的復雜產品研發(fā)敏捷性
5.3 信息技術促進復雜產品研發(fā)敏捷性的過程模型
第6章 信息技術促進復雜產品制造敏捷性
6.1 沈飛公司案例描述
6.1.1 零件制造的愿景、理念及目標
6.1.2 零件制造的信息系統(tǒng)建設
6.1.3 零件制造流程
6.2 沈飛公司案例分析
6.2.1 信息處理需求影響信息處理網絡結構
6.2.2 生產流程不同階段的管控方式組合
6.2.3 信息處理能力促進復雜產品制造敏捷性
6.3 信息技術促進復雜產品制造敏捷性的過程模型
第7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研究結論
7.2 主要貢獻
7.2.1 理論貢獻
7.2.2 管理啟示
7.3 研究局限與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研究展望
附錄A 訪談提綱
A.1 中航動力訪談提綱
A.2 航天東方紅與北航訪談提綱
A.3 沈飛公司訪談提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