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德明,名元朗,字德明,以字行,吳(今江蘇蘇州)人,生于梁末陳初,卒于唐貞觀年間(約550-630年)。據(jù)《舊唐書·陸德明傳》記載,他少年時受學于鴻儒周弘正、張譏,博覽群書,好學善辯。唐統(tǒng)一后,太子李世民征陸德明為秦王府文學館學士,并讓自己的兒子中山王承乾隨其讀書,是初唐著名的“十八學士”之一。據(jù)《大唐新語·公直》記載,褚亮寫《十八學士寫真圖贊》,給陸德明的評語是:“經術為貴,玄風可師;勵學非遠,通儒在茲。”貞觀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封他為國子博士,兼太子中允。《唐書·陸德明傳》有對其一生行跡的記錄。《經典釋文》對所注之書,均標明書名和章節(jié),然后摘錄字句,注釋音義,絕大多數(shù)字都標明反切或直音。作者不僅為經典本文注音,而且還為注文注音,全書共收錄漢魏六朝二百三十余家(《四庫全書·經典釋文提要》統(tǒng)計為二百六十余家)的各種音切和諸家訓詁。因絕大多數(shù)音訓原書都已失傳,故該書保存的資料就顯得彌足珍貴,后世治文字、音韻、訓詁之學者,均推崇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