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邪惡雖令心理學家、哲學家、小說家和劇作家們深深著迷,但其概念依舊極其難以言說,《論邪惡》一書可謂是一段撥開邪惡多面性的、既令人嘆服又惴惴不安的旅程。 什么是邪惡?什么驅使人們做出可怕的事情?如果能夠對它進行解釋,我們是否會將它曲解?我們能否想象連環(huán)殺手的心理?或許這種心理無法描述?邪惡是否依賴于善的對立面,正如宗教所說的,因惡致惡? 亞當·莫頓提醒我們在使用這個詞的時候要提高警惕,任何對邪惡的解釋必須要幫助我們理解三件事:邪惡緣何而生;為何邪惡經常在平凡事件和日常情況下發(fā)生;我們如何被視為邪惡。圣·奧古斯丁、《吸血鬼獵人巴菲》、連環(huán)殺手,亞當·莫頓引用多種絕佳例證,提出觀點:邪惡發(fā)生在與邪惡對抗的內部心理障礙崩塌時。他也向我們介紹了噩夢般的人,例如阿道夫·艾希曼和漢尼拔·萊克特,并提示我們雖然這些人的行為慘無人道,但只有將其視為人類行為的一部分才能使我們更進一步正確理解邪惡?!墩撔皭骸芬粫钊思硬灰?、發(fā)人深省,對于任何對此題目感興趣的人而言都是一本必要的讀物,在同等程度上既吸引我們,又能讓我們產生排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