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孫中山——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和近代化前驅。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崢嶸歲月中,孫中山結束了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民主革命準備階段,開拓了民主革命的正規(guī)時期:他倡導了三民主義政綱,謀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臻于獨立、民主和富強,其中,對共和制度的訴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組建了全國性的、統一的革命政黨,使得中國內部的進步力量匯聚成了革命的巨流;他確信“強迫”的手段往往是革命所必需的,堅持了武裝斗爭;他領導了呈燎原之勢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他在革命果實為袁世凱及其后繼者篡奪后,繼續(xù)捍衛(wèi)共和。在經歷了十年的“艱苦頓挫”而回天力后,他迎來了新世紀的曙光,積極投入民主革命新階段,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確立了三大政策,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的發(fā)展。他畢生的政治生涯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他始終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他的思想和實踐體現了人類進步的趨向,他建樹了不朽的豐功偉績。他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光輝代表,也理所當然屬于全世界。編者簡介張?zhí)O,1 9 7 0年生于廣州。歷史學副研究員。1988—1992年就讀于華南師范大學歷史系。1992年至今在廣州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孫中山思想以及廣州城市史研究?,F任廣東文史學會理事、《廣州通史》編委會秘書長等職。著有《孫中山傳》、《孫文學說》、《廣州史話》、《朱執(zhí)信》、《洪仁玕》等。獨立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市級重大科研項目十余項。張磊, 1 9 3 3 年生于天津。歷史學研究員。1950—1958年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研究生畢業(yè)。1958年至今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工作,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研究。曾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中國史學會副會長等職。兼任中山大學、南京大學等院校教授、研究員。主要著述近30種,另有論文百余篇。曾獲得中國圖書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特別學術成就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