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校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理念正在發(fā)生重大的變化。第一,積極心理學的引入。近年來,積極心理學的思潮正在對心理咨詢、心理健康教育乃至整個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積極心理學強調正向的、發(fā)展的、立足于人的潛能和自我價值的觀點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肯定。表現(xiàn)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中,正在逐漸走出以關注大學生心理障礙為主的教材模式、教學模式,轉而更強調關注人的發(fā)展和心理健康素質的提升,更關注入的幸福。第二,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不僅要關注大學生此時此刻的心理健康與發(fā)展,也要關注大學生未來的人生課題和發(fā)展任務。所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僅僅就此時此刻大學生的心理需要、心理問題談心理教育,更要立足于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視角,進行全面的引導,以期對大學生未來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不應該是一門應急性的課程,而應該是一門素質教育課程,是學校通識教育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