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文化是21世紀以來一個新興的話題。隨著“以德治國”、“和諧社會建設”觀念的普及,“舜文化”一詞也逐漸成為流行語,因為無論是“以德治國”或是“和諧社會建設”,都需要到舜文化中去尋找思想資源;再加上“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推動作用,舜文化研究逐漸成為熱門。關于舜文化研究成果的多少暫且不去說它,僅民間的研究性機構就有湖南的湖南省舜文化研究會、湖南省舜帝陵基金會、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僚地、永州市舜帝文化研究會、寧遠縣九疑山舜帝文化研究會,山東的山東省大舜文化研究會、濰坊市大舜文化研究中心、諸城市大舜文化研究會,山西有運城市虞舜文化研究會、永濟市舜文化研究會,河南的濮陽市帝舜文化研究會,等等。還有一些雖然沒有直接以舜文化命名,但研究內容仍以舜文化為主,如浙江上虞縣鄉(xiāng)賢研究會。如果把以“舜裔宗親”命名的聯(lián)誼會之類的機構也統(tǒng)計在內,那更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shù)字,如在“世界舜裔宗親聯(lián)誼會”的旗號下,其分支機構遍布海內外幾十個國家,總人口達到1.5億一一這一切足可說明,舜文化在海內外的親和力和影響力。 從上述研究機構的名稱中也可以看出,舜、大舜、虞舜、舜帝、帝舜等,其實是一人而多種稱呼,“舜”是其中最簡單的稱呼。同樣,“舜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內涵的指稱,也是其中最簡單的。那么,“舜文化”的內涵究竟指什么?大致而言,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其一,舜文化是以舜帝生平事跡為基礎擴充形成的文化體系;其二,舜文化是我國思想文化的源頭之一,以舜帝為標志,代表著中華文明形成初期的思想行為和社會風貌;其三,舜辛化被孔孟等儒家接受并加以發(fā)揮之后,成為儒家文化的主體,以“誠”、“孝”、“仁”、“中”、“和”為核心范疇,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實踐途徑相結合,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因此,“舜文化”不是指舜帝一人的“思想”或“文化”,而是作為一個“文化代號”,有著極為豐富的內涵,是中華民族早期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