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藝術與藝術學
藝術與人生
中華傳統(tǒng)藝術論
應該建立“藝術學”
關于中國藝術學的建立問題
藝術學研究之經
中國美學站起來
中國美學的問路石——紀念宗白華先生一百周年誕辰
中國美學的出路——在江蘇美學學會成立二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本是同根生——藝術與科學縱橫談
中國審美的意蘊
藝術學不是“拼盤”
藝術學的研究與方法
藝術學理不可少——寫在《藝術學記》之前
和諧社會對美學的呼喚
貳 造型藝術與美術學
我說“大美術”
論藝術的反撥精神
跛者不踴——談美術史論研究中的傾向
“文人畫”的新與舊
深沉雄大的藝術——漢代石刻畫像概說
孔子見老子
磚石精神——南朝陵墓石雕和陶塑藝術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個性曠達與樂天知命
“觀樂”與“掛劍”——春秋吳季札的藝術觀與道德操守
藝術與考古
思維鑄造藝術靈魂——《視覺藝術思維》序
敦煌贅語
敦煌的色彩
佛教藝術的偉大創(chuàng)舉——《敦煌變相與變文的關系》
中國漢字藝術
《季伏昆書法選集》序
寸碑的紀念——兼論未子的藝術
為時代造像——吳為山雕塑“文化名人系列”
工筆花烏陳家樣
美術教育的社會使命
塑造人的大業(yè)——有感于師范美術教育
新世紀的美術教育——在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的講話
叁 工藝美術與設計藝術
造物的藝術論
為生活造福的藝術
人的自我創(chuàng)造與生活之美
走進“人化的自然”——《藝術設計經典論著選讀》導言
透過生活的藝術哲理——《中國設計理論輯要》序
百工·天工·考工
尚美之路——《陳之佛文集》代序
陳之佛先生的圖案遺產
愿來者多思——寫在龐薰采先生逝世周年之際
20世紀新興美術的旗手——紀念龐薰先生
不要虧待圖案
典麗云錦
沈壽及其刺繡藝術
爐火正旺——祝三博士摶埴升華
路氏之路——路朔良的紫砂陶藝
膝席與端坐——《宋代家具研究》序
大雅清風
樂此勿失彼——有感干工藝美術的被冷落
造物藝術的角度轉換——談圖案學·工藝美術·設計藝術
設計觀念——工藝美術教學的一個關鍵問題
我的設計理念
DESIGN:返回起點再出發(fā)——《設計藝術學十講》序
設計道德
肆 民間藝術與民藝學
中國民藝學發(fā)想
建立《民藝學》的必要性
民間美術的二分法
民間美術的價值觀
張果老倒騎驢
論民藝與民俗
非物質文化遺產議
小鳩的歌
手與藝
靈性的發(fā)揮
國風有形——《中國民間美術全集》總序
年畫論列
桃花塢中刻棗梨——蘇州古代的木版畫
泥土情深——《喻湘漣王南仙泥塑集》序
“剪花娘子”庫淑蘭
灑脫藝人程建禮
金橋·銀橋·奈何橋——徐州地區(qū)的“送老花”和“送老歌”
蛇盤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