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藝術》關于藝術的散文集,十多萬字,百余幅彩圖,記述了作者對藝術的感受和理解,可稱“藝”普讀物。這部文集的主旨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萬幅畫。第一部分“感受歐洲”,敘說作者在歐洲各著名美術博物館參觀的所見所思;第二部分“北美大地”,記述在美國和加拿大觀展看畫的經歷,品味古往今來的西方藝術;第三部分“隔洋說藝”,表達作者對藝術的摯愛,評論古今中外的畫家和作品;第四部分“字里行間”,議論藝術閱讀的酸甜苦辣,以及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互動。這些文章都已于近年發(fā)表于海內外刊物,其中不少被各網站轉載,在網友間流傳,作者愿借此機會向發(fā)表這些文章的海內外刊物表達謝意和敬意,計有北京《世界美術》、《美術觀察》、《讀書》,上?!段木啊贰ⅰ端囆g當代》,天津《散文》,西安《美文》,南京《江蘇畫刊》,重慶《當代美術家》,成都《大藝術》,紐約《世界周刊》,香港《信報財經月刊》,臺北《藝術家》、《典藏·今藝術》和《典藏·古美術》,以及上?!俺裳运囆g”網等。這部文集之寫作,采用散文隨筆和札記的方式,以求同更多的讀者一道欣賞并談論藝術。按照西方文學理論里的分類法,這種書寫屬于“crearive non—fiction’,即“非虛構的文學創(chuàng)作”。我之所以采用這一文體來寫作關于藝術的話題,是因為通常的藝術史著和藝術理論,過于高深,有學究之嫌,一般讀者不敢問津,即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有時也會望而生畏。因此,采用散文語言,化深奧為平易,便成為一種必要的嘗試。要之,這部書是為年輕讀者提高藝術修養(yǎng)而作,雖然內容有一定深度,但因采用了平易的散文語言,集述評與思考于一體,滿足了學生和普通讀者接受藝術熏陶、了解西方藝術文化、增進審美感悟力的需求,同時,這也是文藝界人士的休閑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