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工作,則重在“點”上。今見他本數(shù)種,有彼此互異,此對彼錯,此錯彼對,或彼此俱錯者,標點精審之讀本實未之見也。因慎加審讀,綜其文意,博采相關材料,參互考訂,精審縝思,準而后定。其次則為“注”。注也者,按普及讀本之要求,不詳于史實考訂,而重在疏理文意,詮釋名物地望,清除閱讀障礙。間亦博征他書,補輟遺脫,略附已見,使稍窺全豹。相關詩文,盡數(shù)征引,間及文化韻事,以增益其文氣。凡有歷史年代之處,一律對應新歷,以俾了然。原書為王崧按語者,一律用黑體字,并依原本作“案”字。筆者所加按語,則用宋體小字,而易其字為“按”?!独m(xù)修段氏宗譜•舊序》一篇,諸書所不載,世亦所不知,而頗可供參校,有一定歷料價值,故收錄附于書末。惟學識谫陋,用功不勤,錯訛之處,在所不免,尚希海內方家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