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構建集成化供應鏈評價體系這一目標出發(fā),分別從供應鏈整體、核心企業(yè)、供應商及分銷商這四個角度研究了他們的績效及評價體系。為了便于企業(yè)在實踐中的應用,本書給出了三種較為有效的綜合評價技術及其應用實例,并提供了構建評價體系的決策支持系統平臺方案。本書前言人類歷史已跨入21世紀,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生產力的快速發(fā)展,顧客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顧客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他們要求產品和服務具有更好的質量、更大的柔性、更多的選擇、更高的價值和更低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企業(yè)為了保持競爭能力,必須不斷地縮短產品開發(fā)研制時間、改進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和縮短交貨期。然而,要達到這些目標,僅僅依靠某個企業(yè)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以協同的方式,把企業(yè)內部和外部的資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在協調個體績效的基礎上使系統整體績效達到最優(yōu)。集成化供應鏈的概念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來的。企業(yè)之間的競爭正在演變?yōu)椴煌溨g的競爭。這個趨勢目前也動搖了傳統的針對個別企業(yè)進行績效評價的思想和方法,對集成化供應鏈的整體績效及其評價體系的研究已顯得日益重要,而單個企業(yè)的績效評價只是集成化供應鏈績效評價體系的子問題?;趯苫溈冃Ъ捌湓u價研究重要性的認識,作者近年來查閱了許多中外學者在供應鏈績效評價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2000年出版了《企業(yè)評價創(chuàng)新——集成化供應鏈績效及其評價》(河北人民出版社)一書,2001年申請并中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集成化供應鏈績效及其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編號:70171041),2002年起將理論研究的成果逐步應用到企業(yè)供應鏈的實際績效評價工作,特別是外包企業(yè)的績效評價上,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本書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寫成的。本書對集成化供應鏈及其績效評價的研究現狀進行了詳盡的敘述與分析。在此基礎上,系統地研究了集成化供應鏈的整體績效概念、組成及分析方法,深入地分析了供應商、分銷商及核心企業(yè)在集成化供應鏈中的地位和作用。從構建集成化供應鏈評價體系這一目標出發(fā),分別從供應鏈整體、核心企業(yè)、供應商及分銷商這四個角度研究了他們的績效及評價體系,根據集成化供應鏈的特點,絕大部分選擇可以客觀量化的評價指標,并且對每一個評價指標給出了量化的方法和公式。這些內容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套完整的集成化供應鏈績效評價體系。為了便于企業(yè)在實踐中應用,本書給出了三種較為有效的綜合評價技術及其應用實例,并提供了構建評價體系的決策支持系統平臺方案。參加本書研究與寫作的主要人員有:霍佳震(第1章、第8章、第9章),馬秀波(第2章、第3章、第4章),朱琳婕(第5章、第6章、第7章)。霍佳震負責全書結構的策劃和最后統稿。本書在研究與寫作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同志的幫助和指導。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生隋明剛從2000年起就與作者共同研究集成化供應鏈績效評價問題,第9章的一些案例背景就取材于我們共同的研究項目;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生陳士昂繪制了全書的插圖;同濟大學研究生院的劉波老師為書中第9章決策支持系統內容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材料。在此作者謹向他們致以衷心的感謝。有關集成化供應鏈、集成化供應鏈績效評價問題的研究內容相當廣泛,而且一般都極為復雜。本書僅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討論,尚有許多問題有待深入分析和研究。由于作者才疏學淺,書中難免有錯誤與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艏颜鹩谕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