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探討當代幾種主流語言學派的研究成果如何影響詞典編纂的深厚傳統(tǒng)。第一章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考察了語言變化研究和語言變異研究對詞典編纂的貢獻,指出了社會語言學研究的局限性;第二章探討生成語言學對詞典的一些傳統(tǒng)形成的影響,如詞典的書面語傳統(tǒng)和例證“自造”傳統(tǒng)等;第三章論述認知語言學對詞典語義學的“革命”、認知詞典學對“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重新思考及對原型義釋義法進行探討;第四章重點討論語料庫語言學對詞典編纂的貢獻,該章通過考察語料庫語言學在語言研究中的地位及語料庫語言學對詞典學和詞典編纂的貢獻,并指出了語料庫詞典的局限性?!〉诙糠质窃谌珪衅鸪猩蠁⑾伦饔玫牡谖逭隆T撜绿接懥苏Z言學與詞典編纂的淵源,指出某些現(xiàn)代英美詞典在自覺借鑒語言學理論研究成果方面存在的一些偏差,并提出克服偏差的對策。該章還討論了在詞典編纂實踐中應用語言學研究成果有哪些限制的問題?!〉谌糠謴睦碚摰母叨忍接懺~典領域的一些主要創(chuàng)新。第六章的主題是詞典編纂的“動態(tài)性”問題,從“動態(tài)性”視角的引入談到傳統(tǒng)詞典如何更好地表現(xiàn)“動態(tài)性”以及傳統(tǒng)詞典“動態(tài)性”的微觀體現(xiàn);第七章提出了雙語詞典如何更好地解決編碼問題的對策;第八章分別從詞典的宏觀和微觀結構層面對雙語詞典如何更好地全面處理世界英語變體問題提出了問題和對策;第九章是元詞典領域的創(chuàng)新研究,著重討論語料庫詞典學的興起與發(fā)展;第十章指出數字化時代的在線詞典已初露端倪;第十一章以陸谷孫先生主編的《英漢大詞典》(1993)為例來探討當代語言學指導下的雙語詞典創(chuàng)新問題,著重談《英漢大詞典》的修訂如何反映語言學研究的最新證據及其成果。第十二章論述我國英語類雙語詞典的發(fā)展特點及方向。 首先,《當代語言學與詞典創(chuàng)新》全面闡述了語言學與詞典編纂之間的關系,結構緊密,理論分析嚴謹,學術性強,堪稱詞典編纂學領域的開山之作,激勵后人更加自覺地將語言學知識運用到詞典編纂的實踐當中去?!∑浯?,《當代語言學與詞典創(chuàng)新》反映了當代語言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選材廣泛,所引數據新而詳實,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無比深厚的語言學知識和扎實的功底,不愧為“詞典編纂理論化”的開拓者。《當代語言學與詞典創(chuàng)新》的確為我們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文如其人”,縱觀全書,不難看出作者嚴謹的學術風格和刻苦鉆研的作風。因此,下個學期我決定以《當代語言學與詞典創(chuàng)新》為教材,在高年級學生中開設這門課程。倘若屆時您能夠接受我校的邀請,為我的學生講授第一課,吾等將不勝榮幸之至。期盼能有機會當面向您請教?!懂敶Z言學與詞典創(chuàng)新》是一本討論語言學視角下的詞典創(chuàng)新的詞典學專著。該書內容翔實、論述有很強的深度和廣度,是一部在諸多重大詞典理論和實踐問題上有很大創(chuàng)新和突破的詞典學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