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古典詩學的遺產及其價值
(一)轉換:困境與出路
(二)立場轉換:尊重理論遺產的歷史價值
(三)理論遺產發(fā)掘和詮釋的歷史取向
一 語象·物象·意象·意境——詩歌本文構成的基本單位
(一)意象·意境概念使用的紛亂
(二)意象與物象·語象的區(qū)別
(三)意境的本文屬性
(四)語象·物象·意境的重新定義
二 境·境界·意境——“意境”概念的古與今
(一)古人的“意境”概念
(二)王國維對“意境”的曲解
(三)意境與境·境界
(四)“意境”的現代化過程
三 清——古典詩美學的核心范疇
(一)“清”在古典詩學中的位置
(二)作為傳統審美趣味的清
(三)清在詩學中的確立
(四)清的美學內涵
(五)清作為詩美的核心概念
四 以禪喻詩——一以禪喻詩的學理依據
(一)不可言說的言說:禪與詩的表達欲求
(二)不說破和悟入:詩學中的以禪喻詩
五 含蓄——概念的形成及其內涵增值過程
(一)“含蓄”概念溯源
(二)“不說破”與“繞路說禪”
(三)代語·不犯題字·不著題
六 起承轉合——詩學中機械結構論的消長
(一)詩學中起承轉合之說的由來
(二)起承轉合與八股文之關系
(三)起承轉合之說在詩學中的展開
(四)詩學對起承轉合之說的清算
七 以高行卑——中國古代文體互參中的體位定勢
八 至法無法——古典詩學技巧的終極觀念
九 詩中有畫——一個被夸大的批評術語
十 代人作語——角色詩的類型及性別轉換問題
十一 文如其人——詩歌作者和本文的相關性問題
十二 言志·感物·緣情——有關詩歌觀念轉變的考察
十三 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以唐詩繁榮原因的探討為中心
十四 以詩為性命——中國古代對詩歌之以人生意義的幾種理解
初版后記
再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