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編 基礎理論編
第一篇 勞動經濟理論篇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
第二節(jié) 勞動經濟學的形成和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市場經濟下的勞動經濟一般理論
第二章 勞動需求與供給理論
第一節(jié) 勞動需求的一般理論
第二節(jié) 非利潤最大化的勞動需求
第三節(jié) 勞動供給理論
第三章 勞動市場均衡與非均衡分析
第一節(jié) 均衡的基本含義
第二節(jié) 勞動市場的均衡分析
第三節(jié) 勞動市場的非均衡分析
第四章 人力資本理論
第一節(jié) 人力資本及其核算
第二節(jié) 教育和培訓投資的成本與收益
第三節(jié) 人力資本對勞動市場的影響
第四節(jié) 人力資本與勞動力流動
第五章 工資理論
第一節(jié) 主要工資理論概述
第二節(jié) 工資水平
第三節(jié) 工資差別
第四節(jié) 工資制度
第六章 就業(yè)理論
第一節(jié) 就業(yè)總量的決定
第二節(jié) 就業(yè)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
第三節(jié) 集權和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就業(yè)決定
第七章 失業(yè)問題經濟分析
第一節(jié) 失業(yè)的度量及其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失業(yè)類型及其成因
第三節(jié) 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第八章 勞動制度和勞動政策
第一節(jié) 就業(yè)制度
第二節(jié) 工資生成制度
第三節(jié) 社會保障制度
第二篇 工業(yè)心理學理論篇
第一章 工業(yè)心理學概論
第一節(jié) 工業(yè)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意義和研究方法
第二節(jié) 工業(yè)心理學發(fā)展簡史與展望
第二章 人事心理學
第一節(jié) 挑選雇員的原則和技術
第二節(jié) 挑選雇員的心理測驗
第三節(jié) 表現的評價
第三章 組織心理學
第一節(jié) 領導心理與行為
第二節(jié) 群體心理與行為
第三節(jié) 組織心理與行為
第四章 工程心理學
第一節(jié) 工作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人—機系統
第五章 消費者心理學
第一節(jié) 消費者心理學概論
第二節(jié) 消費心理研究分析
第三節(jié) 品名包裝廣告心理
第三篇 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篇
第一章 人力資源管理基礎
第一節(jié) 人力資源一般概述
第二節(jié)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的對象、任務和特點
第三節(jié) 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原則及其研究方法
第四節(jié) 人力資源管理與人事管理
第二章 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起源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 西方人力資源管理的思想和體制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jié) 人力資源管理的X理論 Y理論
Z理論
第三節(jié) 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發(fā)展探源
第三章 人力資源管理的八大基本原理
第一節(jié) 系統優(yōu)化原理
第二節(jié) 能級對應原理
第三節(jié) 系統動力原理
第四節(jié) 反饋控制原理
第五節(jié) 彈性冗余原理
第六節(jié) 互補增值原理
第七節(jié) 利益相容原理
第八節(jié) 競爭強化原理
第四章 人力資源預測
第一節(jié) 人力資源預測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jié) 人力資源預測的系統方法
第五章 人力資源投資
第一節(jié) 人力資源投資的內容特點和投資成本
第二節(jié) 人力資源投資方式的分析和選擇
第六章 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
第一節(jié) 人力教育培訓的科學依據
第二節(jié) 職前的各級人力教育
第三節(jié) 職后的各類人力教育培訓
第七章 人力資源的開發(fā)
第一節(jié) 人力資源開發(fā)的概念、特點及內容
第二節(jié) 人力資源開發(fā)途徑
第三節(jié)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戰(zhàn)略
第八章 人力資源的配置
第一節(jié) 人力資源配置的含義與類型
第二節(jié) 人力資源配置的基本政策
第三節(jié) 我國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和改革趨勢
第九章 人力資源評估
第一節(jié) 人力資源評估的傳統方法
第二節(jié) 人力資源的宏觀科學評價
第十章 人力資源保護
第一節(jié) 人力資源保護的含義
第二節(jié) 人力資源自然屬性的保護
第三節(jié) 人力資源社會屬性的保護
第四節(jié) 特殊人力資源的保護
第十一章 人力資源效益
第一節(jié) 人力資源效益的一般闡述
第二節(jié) 人力資源效益的實現
第二編 崗位研究編
第一篇 崗位研究概述篇
第一章 崗位研究的作用
第二章 崗位研究的原則與方法
第一節(jié) 崗位研究的原則
第二節(jié) 崗位研究的方法
第二篇 崗位調查與崗位分析篇
第一章 崗位調查
第一節(jié) 崗位調查的內容
第二節(jié) 崗位調查的方法
附錄 崗位調查表范例
第二章 崗位分析
第一節(jié) 崗位分析的內容
第二節(jié) 崗位分析的程序
第三節(jié) 工作崗位分析系統
第四節(jié) 工作說明書和工作崗位規(guī)范
附錄 工作說明書與崗位規(guī)范范例
第三篇 崗位評價篇
第一章 崗位評價的內容與程序
第一節(jié) 崗位評價的內容與特點
第二節(jié) 崗位評價的程序
第二章 崗位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第一節(jié) 選擇評價因素的原則
第二節(jié)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第三節(jié) 評價指標選擇實例
第四節(jié) 評價崗位的劃分和評價因素的確定
第五節(jié) 勞動環(huán)境有害因素的評價下限
第三章 崗位評價標準的編制
第一節(jié) 崗位評價標準編制的原則
第二節(jié) 制定評價標準的基本方法
附錄 崗位評價標準范例
第四章 崗位測定的方法與技術
第一節(jié) 時間測定的方法和時間數據的計算
第二節(jié) 勞動強度的測定和分級
第三節(jié) 勞動環(huán)境的測定和分級
第五章 勞動責任和勞動技能的評定
第一節(jié) 功能評定的概念和基本方法
第二節(jié) 功能評定的實施
第三節(jié) 大系統的功能評定
第六章 崗位綜合評價的方法
第一節(jié) 序列法
第二節(jié) 分類法
第三節(jié) 評分法
第四節(jié) 因素比較法
第五節(jié) 評分法計分應用實例
第七章 崗位評價的實施與應用
第一節(jié) 崗位評價的實施
第二節(jié) 崗位勞動評價的應用
附錄 商業(yè)、建筑業(yè)及國外企業(yè)的崗位評價范例
第八章 崗位分類
第一節(jié) 崗位分類的內容
第二節(jié) 崗位橫向分類
第三節(jié) 崗位縱向分類
附錄一 崗位勞動評價使用的表格
附錄二 崗位勞動評價使用的國家標準
(一)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標準 (GB3869—83)
(二)生產性粉塵作業(yè)危害程度分級標準(GB5817—86)
(三)作業(yè)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方法(GB5748—85)
(四)高溫作業(yè)分級標準 (GB4200—84)
(五)高溫作業(yè)環(huán)境氣象條件測定方法(GB934—89)
(六)有毒作業(yè)分級標準(GB12331—90)
(七)職業(yè)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標準(GB5044—85)
(八)工業(yè)企業(yè)噪聲衛(wèi)生標準(試行草案)
(九)冶金企業(yè)噪聲作業(yè)條件分級標準
(十)作業(yè)場所局部振動衛(wèi)生標準(GB10434—89)
(十一)手傳振動測量規(guī)范 (GB11523—89)
(十二)放射衛(wèi)生防護基本標準(GB4792—84)
(十三)高處作業(yè)分級標準 (GB3608—83)
附錄三 飽和水蒸氣分壓表
第三編 定額定員編
第一篇 定額定員概述篇
第一章 勞動定額的形式與種類
第一節(jié) 勞動定額的概念和形式
第二節(jié) 勞動定額的種類和用途
第二章 勞動定額的工作內容與特征
第一節(jié) 定額的工作內容
第二節(jié) 勞動定額的特征
第三章 定員的概念與范圍
第一節(jié) 企業(yè)職工分類
第二節(jié) 勞動定員的范圍
第四章 定額定員的作用與發(fā)展趨勢
第一節(jié) 定額定員的作用
第二節(jié) 勞動定額定員管理的發(fā)展趨勢
第五章 勞動定額定員的標準化
第一節(jié) 定額標準化
第二節(jié) 勞動定員標準
第二篇 生產過程的合理化與工作研究篇
第一章 企業(yè)生產過程的合理化
第一節(jié) 企業(yè)的生產過程和生產類型
第二節(jié) 企業(yè)生產過程優(yōu)化的內容和方法
第二章 方法研究
第一節(jié) 程序分析
第二節(jié) 動作分析
第三章 時間研究
第一節(jié) 工時消耗分類和定額時間的構成
第二節(jié) 工作日寫實
第三節(jié) 測時
第四節(jié) 作業(yè)評定
第五節(jié) 瞬間觀察法
第三篇 勞動定額的制定方法篇
第一章 生產工人勞動定額的制定方法
第一節(jié) 制定定額的依據和要求
第二節(jié) 制定勞動定額的基本方法比較
第三節(jié) 統計分析法
第四節(jié) 概率正態(tài)坐標法
第五節(jié) 積分頻率法
第六節(jié) 均方根法
第七節(jié) 非肯定型時間計算法
第二章 二、三線人員定額的制定
第一節(jié) 要素分析法
第二節(jié) 類推比較法
第三節(jié) 調查評估法
第四節(jié) 技術測定法
第五節(jié) 作業(yè)率抽樣法
附錄 工業(yè)企業(yè)典型工種定額的制定方法范
第四篇 勞動定額的管理篇
第一章 勞動定額的日常管理
第一節(jié) 勞動定額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
第二節(jié) 勞動定額管理人員和工作程序
第三節(jié) 勞動定額的貫徹實施與考核
第四節(jié) 勞動定額的修訂
第五節(jié) 勞動定額的水平
第六節(jié) 勞動定額的查定工作
第二章 勞動定額的統計與分析
第一節(jié) 產品實耗工時統計與勞動定額匯總
第二節(jié) 勞動定額完成程度統計
第三節(jié) 勞動定額管理狀況的統計分析
第五篇 勞動定員篇
第一章 定員的原則與工作程序
第一節(jié) 定員的原則和要求
第二節(jié) 定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第三節(jié) 定員的貫徹管理
第二章 勞動定員的制定方法
第一節(jié) 效率定員法
第二節(jié) 設備定員法
第三節(jié) 崗位定員法
第四節(jié) 比例定員法
第五節(jié) 相關因素定員法
第六節(jié) 職責定員法
第七節(jié) 作業(yè)率定員法
第八節(jié) 運用數學方法制定定員
附錄 勞動定額定員標準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勞動定額術語(GB/T14002—1992)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工時消耗分類、代號和標準時間構成(GB/T14163—1993)
(三)勞動部發(fā)布的行業(yè)勞動定額定員標準
第四編 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編
第一篇 人力資源管理概述篇
第一章 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內容
第一節(jié) 人力資源管理的發(fā)展階段
第二節(jié) 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y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節(jié) 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的構成
第二章 人力資源管理的運行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 人力資源管理的外部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人力資源管理的內部環(huán)境
第二篇 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篇
第一章 人力資源的配置
第一節(jié) 人力資源規(guī)劃
第二節(jié) 招聘錄用
第三節(jié) 人事調配
第二章 培訓與開發(fā)
第一節(jié) 培訓與開發(fā)的需求分析
第二節(jié) 培訓與開發(fā)的設計
第三節(jié) 培訓與開發(fā)的實施
第四節(jié) 對培訓與開發(fā)的評價
第五節(jié) 培訓開發(fā)舉例——一個
第三章 對外籍員工的管理和服務
第一節(jié) 雇用程序
第二節(jié) 任期內的管理與服務
第四章 職業(yè)生涯管理
第一節(jié) 職業(yè)生涯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節(jié) 個人差異與職業(yè)選擇
第三節(jié) 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階段
第四節(jié) 職業(yè)生涯的決策 設計與開發(fā)
第五編 人員素質測評編
第一篇 人員素質測評概述篇
第一章 人員素質測評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jié) 人員素質測評的概念
第二節(jié) 人員素質測評的類型
第三節(jié) 人員素質測評的作用
第二章 人員素質測評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第一節(jié) 人員素質測評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jié) 人員素質測評的一般原則
第三節(jié) 人員測評的度量
第四節(jié) 人員素質測評方法分類
第五節(jié) 常用統計方法
第三章 人員素質測評法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國外人員素質測評法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我國人員素質測評法的發(fā)展
第二篇 人員素質測評的方法技術篇
第一章 測定方法技術分析
第一節(jié) 測定法概述
第二節(jié) 智力測驗
第三節(jié) 知識考試
第四節(jié) 特殊能力測驗
第五節(jié) 情境模擬測驗
第六節(jié) 群體討論測定法
第七節(jié) 專家面談法
第八節(jié) 測定法的利弊分析
第二章 評定法和測定法的綜合運用
第一節(jié) 綜合運用多種方法的必要性
第二節(jié) 綜合運用多種方法的原則
第三節(jié) 綜合運用多種方法的一般程序
第三篇 人員測評量表的編制篇
第一章 人員測評指標體系及其設計
第一節(jié) 人員測評要素指標體系的構成
第二節(jié) 人員測評指標體系的基本設計步驟及設計原則
第三節(jié) 確定要素的基本方法
附錄 人員測評指標體系模型范例
第二章 人員測評標準及其編制
第一節(jié) 人員測評標準的含義及其類型
第二節(jié) 人員測評標準量表的基本格式
第三節(jié) 人員測評標準體系的編制
附錄一 人員測評標準體系模型范例
附錄二 等級評定量表和行為評定量表的編制范例
第三章 各種類型評定量表的編制
第一節(jié) 各種類型評定量表的編制特點
第二節(jié) 根據職位分析編制評定量表
第三節(jié) 根據考核類型編制評定量表
第四節(jié) 根據人員和條件編制評定量表
第五節(jié) 不同形式評定量表的特點和比較
第四篇 人員測評信息的處理應用與檢驗篇
第一章 評定結果的整理
第一節(jié) 加權系數的概念和形式
第二節(jié) 確定加權系數的方法
第三節(jié) 評定結果的基本數據處理程序與方法
第四節(jié) 測評誤差的概念及調整方法
第二章 評定結果的分析和反饋
第一節(jié) 評定結果的客觀意義和影響因素
第二節(jié) 評定結果的分析
第三節(jié) 評定結果的反饋
第三章 測評結果的信度和效度檢驗
第一節(jié) 信度的概念與分類
第二節(jié) 信度系數的計算方法
第三節(jié) 效度的概念與分類
第四節(jié) 效度系數的計算方法
第五節(jié) 反饋調查檢驗法
第五篇 人員測評的組織實施篇
第一章 評定的準備和實施
第一節(jié) 評定的準備階段
第二節(jié) 選擇評定人員的原則和方式
第三節(jié) 評定的實施階段
第二章 評定的心理干擾和防范措施
第一節(jié) 對評定法認識的心理干擾及防范
第二節(jié) 進行評定時的心理干擾及防范
第六篇 計算機與人員測評篇
第一章 人員測評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作用
第一節(jié) 人員測評工作的現代化
第二節(jié) 人員測評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作用
第二章 人員測評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fā)和設計
第一節(jié) 人員測評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fā)和設計特點
第二節(jié) 人員測評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原則
第三節(jié) 人員測評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fā)設計步驟
第六編 合同管理編
第一篇 概述篇
第一章 勞動合同的概念、性質和作用
第一節(jié) 勞動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節(jié) 勞動合同與民事合同、集體合同的區(qū)別
第三節(jié) 勞動合同的性質和作用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種類、形式、期限和內容
第一節(jié) 勞動合同的種類
第二節(jié) 勞動合同的形式
第三節(jié) 勞動合同的期限
第四節(jié) 勞動合同的內容
第三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和續(xù)訂
第一節(jié) 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二節(jié) 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三節(jié) 勞動合同的變更
第四節(jié) 勞動合同的解除
第五節(jié) 勞動合同的終止和續(xù)訂
第四章 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和違約責任
第一節(jié) 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第二節(jié) 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
第五章 勞動合同的鑒證和管理
第一節(jié) 勞動合同的鑒證
第二節(jié) 勞動合同管理
第六章 集體合同
第一節(jié) 集體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節(jié) 集體合同立法概覽
第三節(jié) 集體合同的內容和簽訂程序
第四節(jié) 集體合同的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
第五節(jié) 集體合同的法律效力和違約責任
第二篇 勞動合同文本格式篇
勞動合同書
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企業(yè)勞動合同制職
工勞動合同書
全民合同制工人勞動合同書
城鎮(zhèn)勞動合同制職工勞動合同書
全民所有制企業(yè)農民合同制職工勞動合同書
崗位勞動合同
×××汽車有限公司集體合同
×××工程公司1988年集體合同
第七編 勞資關系編
第一篇 概述篇
第一章 勞資關系的一般歷史演變
第二章 國外勞資關系模式
第一節(jié) 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勞資關系
第二節(jié) 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勞動關系
第三節(jié) 發(fā)展中國家的勞動關系
第三章 國外勞資關系調整機制
第一節(jié) 三方性原則:調整勞資關系的重要機制
第二節(jié) 勞動立法:勞資關系的基本規(guī)范
第三節(jié) 勞動爭議的處理:解決勞資糾紛的司法程序
第四節(jié) 勞動監(jiān)察:勞資關系中的監(jiān)督機制
第五節(jié) 集體談判制度:處理勞資關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第六節(jié) 工業(yè)民主:緩和勞資矛盾的新途徑
第二篇 工會篇
第一章 西方國家工會的組織結構及特征
第一節(jié) 德國的產業(yè)工會
第二節(jié) 英國的多元結構工會
第三節(jié) 從行業(yè)工會向產業(yè)工會轉變的澳大利亞工會組織
第四節(jié) 行業(yè)和產業(yè)結構并存的美國工會
第五節(jié) 日本的企業(yè)工會
第六節(jié) 高度集中的瑞典工會
第二章 西方工會的權利
第一節(jié) 組織工會和代表職工的權利
第二節(jié) 工會進行集體談判的權利
第三節(jié) 罷工的權利
第四節(jié) 工會參與管理的權利
第三章 工會的經濟活動和政治活動
第一節(jié) 工會的經濟活動
第二節(jié) 工會的政治活動
第四章 90年代的西方工會
第一節(jié) 工會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
第二節(jié) 工會的對策
第三節(jié) 西方工會運動的新特點
第三篇 國外勞資爭議處理制
第一章 國外勞資爭議概述
第一節(jié) 勞資爭議處理制度的由來
第二節(jié) 勞資爭議的概念
第三節(jié) 國外勞資爭議處理機構的基本特點和處理原則
第二章 勞資爭議的調解制度
第一節(jié) 調解的概念及特點
第二節(jié) 調解機構的設置
第三節(jié) 調解形式
第四節(jié) 調解步驟
第三章 勞資爭議的仲裁制度
第一節(jié) 仲裁的概念及功能
第二節(jié) 仲裁組織機構的設置
第三節(jié) 仲裁的程序
第四章 勞資爭議的司法審判制度
第一節(jié) 勞資爭議司法機構的設置及特點
第二節(jié) 案件的受理和審判程序
第五章 國外勞資爭議的預防
第一節(jié) 勞資雙方聯合決策制度
第二節(jié) 勞動標準法與勞動監(jiān)察
第三節(jié) 企業(yè)內部的申訴制度
第四節(jié) 工人參與管理制度
第四篇 集體談判篇
第一章 國外市場經濟國家集體談判的基本特征
第一節(jié) 集體談判的定義
第二節(jié) 集體談判產生和發(fā)展的社會歷史條件
第三節(jié) 集體談判的基本作用和意義
第四節(jié) 集體談判的當事者
第二章 集體談判的內容
第三章 集體談判是如何進行的
第一節(jié) 談判主體的確認
第二節(jié) 雙方談判立場的確定和談判義務
第三節(jié) 談判前的準備工作
第四節(jié) 進入談判
第五節(jié) 簽訂集體協議
第四章 政府在集體談判中的作用
第五章 部分市場經濟國家集體談判概況
第一節(jié) 英國的集體談判
第二節(jié) 法國的集體談判
第三節(jié) 意大利的集體談判
第四節(jié) 德國的集體談判
第五節(jié) 瑞典的集體談判
第六節(jié) 美國的集體談判
第七節(jié) 日本的集體談判
第五篇 國外工人參與管理篇
第一章 國外工人參與管理的歷史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國外工人參與管理的歷史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工人參與管理的立法進程
第二章 國外工人參與管理的理論
第一節(jié) 行為科學體系
第二節(jié) 人民資本主義與二元經濟論
第三節(jié) 經濟民主理論
第三章 國外工人參與管理的實踐
第一節(jié) 勞資共決制
第二節(jié) 企業(yè)委員會
第三節(jié) 勞資集體談判
第四節(jié) 車間、班組工人自主管理
第四章 國外工人參與管理的特點
第一節(jié) 西歐工人參與管理的特點
第二節(jié) 美國工人參與管理的特點
第三節(jié) 日本工人參與管理的特點
第六篇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勞動關系的演變
第一章 勞動關系性質的演變
第一節(jié) 關于勞動關系的一般理論
第二節(jié) 我國勞動關系的變化及特點
第三節(jié) 不同所有制下勞動關系的特點
第二章 工會職能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工會職能理論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向市場經濟轉變時期要全面履行工會的四項職能
第三節(jié) 工會維護職能的新特點
第四節(jié) 工會履行建設職能的新特點
第五節(jié) 工會履行參與職能的新特點
第六節(jié) 工會教育職能的新特點
第三章 集體談判制度的建立和推行
第一節(jié) 建立平等協商與集體合同制度的客觀必然性
第二節(jié) 我國平等協商與集體合同制度的特點
第三節(jié) 實行平等協商與集體合同制度的一般原則
第四節(jié) 平等協商與集體合同制度的幾個法律問題
第五節(jié) 平等協商與集體合同制度的幾個實踐問題
第四章 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由來
第二節(jié) 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現狀
第三節(jié) 現階段我國勞動爭議的基本狀況及原因和特點
第五章 勞動者參與管理制度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勞動者參與管理是生產力發(fā)展的產物,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第二節(jié) 職工民主管理實質上就是勞動者參與管理
第三節(jié) 勞動者參與管理的性質和目的
第四節(jié) 勞動者參與管理的內容和形式
第五節(jié) 勞動者參與管理的實現途徑和形式
第八編 工資編
第一篇 工資概述
第一章 工資職能和構成
第一節(jié) 工資職能
第二節(jié) 工資構成
第二章 組織工資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jié) 按勞付酬
第二節(jié) 在發(fā)展生產的基礎上增加工資
第三節(jié) 物質鼓勵與精神鼓勵相結合
第四節(jié) 工資由談判決定
第五節(jié) 工資制度的制定準則
第六節(jié) 工資支付準則
第三章 工資決定理論簡介
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工資決理論
第二節(jié) 西方經濟學的有代表性的工資決定理論
第二篇 工資分配的基礎
第一章 工資水平
第一節(jié) 決定工資水平的主要因素
第二節(jié) 影響工資水平的參考因素
第三節(jié) 人力資本投資與工資決定的關系
第四節(jié) 最低工資的確定
第二章 工資關系
第一節(jié) 工資關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意義
第二節(jié) 勞動差別與工資差別
第三節(jié) 工資關系的基本內容及合理安排
第四節(jié) 各類職工之間工資關系的安排
第三章 工資談判
第一節(jié) 工資談判的概念及其必然性
第二節(jié) 工資談判的內容
第三節(jié) 工資談判機構
第四節(jié) 工資談判過程
第五節(jié) 談判中的政府行為
第三篇 工資分配制度
第一章 工資等級制度
第一節(jié) 工資等級制度的概念、作用、特點
第二節(jié) 工資等級制度的制定
第三節(jié) 工資等級制度的類型
第四節(jié) 工資調整制度
第二章 工資形式
第一節(jié) 工資形式的概念
第二節(jié) 計時工資制
第三節(jié) 計件工資制
第四節(jié) 獎金制度
第五節(jié) 年薪制和利潤分紅
第六節(jié) 津貼制度
第七節(jié) 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的工資
第八節(jié) 工資形式的選用和組合運用
第四篇 工資管理與工資計劃
第一章 工資宏觀管理
第一節(jié) 工資宏觀管理概述
第二節(jié) 我國工資管理體制
第三節(jié) 彈性工資計劃
第四節(jié) 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
第五節(jié) 工資基金管理
第二章 工資計劃與統計分析
第一節(jié) 工資計劃
第二節(jié) 工資統計分析
第三章 計算機在工資管理中的應用
第一節(jié) 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第二節(jié) 計算機在工資管理中的應用
第三節(jié) 工資管理信息系統
第四節(jié) 工資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fā)技術
第五篇 外國工資管理借鑒
第一章 市場經濟國家工資制度與工資管理概述
第一節(jié) 企業(yè)工資制度及工資形式
第二節(jié) 企業(yè)工資決定機制
第三節(jié) 工資結構“工資關系”的實態(tài)
第四節(jié) 公務員工資制度與工資管理
第二章 美 德 日 新等國工資制度的考察
第一節(jié) 美國工資制度與工資管理
第二節(jié) 德國(原聯邦德國)工資制度與工資管理
第三節(jié) 日本工資制度與工資管理
第四節(jié) 新加坡工資制度與工資管理
第五節(jié) 前南斯拉夫工資制度與工資管理
第九編 保險福利編
第一篇 保險篇
第一章 社會保險的基本原理
第一節(jié) 保險釋義
第二節(jié) 社會保險釋義
第三節(jié) 社會保險的歷史沿革
第四節(jié) 社會保險基金
第二章 養(yǎng)老保險
第一節(jié) 老齡化與老年生活保障
第二節(jié) 養(yǎng)老社會保險三種模式
第三節(jié) 商業(yè)人壽保險
第四節(jié) 外國養(yǎng)老保險制度簡介
第五節(jié) 我國養(yǎng)老保險制度
附錄一 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實施辦法之一
附錄二 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實施辦法之二
附錄三 勞動部關于建立企業(yè)補充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意見
附錄四 大連市城鎮(zhèn)企業(yè)職工補充養(yǎng)老保險辦法
附錄五 上海市某公司員工補充養(yǎng)老保險實施方案
附錄六 電力企業(yè)建立補充養(yǎng)老保險暫行辦法
第三章 失業(yè)保險
第一節(jié) 失業(yè)與失業(yè)保險制度的產生
第二節(jié) 失業(yè)保險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jié) 其他國家失業(yè)保險制度簡介
第四節(jié) 我國失業(yè)保險制度
第四章 醫(yī)療保險
第一節(jié) 醫(yī)療保險的含義
第二節(jié) 醫(yī)療社會保險待遇與享受條件
第三節(jié) 商業(yè)健康保險
第四節(jié) 國外醫(yī)療保險制度簡介
第五節(jié) 我國醫(yī)療保險制度
第五章 工傷保險
第一節(jié) 工傷保險制度的沿革及實施原則
第二節(jié) 工傷保險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jié) 工傷與職業(yè)病統計指標
第四節(jié) 部分國家工傷保險制度簡介
第五節(jié) 我國工傷保險制度
第六章 生育保險
第二篇 福利篇
第一章 職工福利的基本原理
第一節(jié) 福利的含義與類別
第二節(jié) 職工福利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職工福利的基本內容
第三章 我國職工福利
第一節(jié) 我國職工福利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
第二節(jié) 我國現行職工福利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jié) 我國職工福利費用
第十編 勞動法法理與法規(guī)編
第一篇 法理篇
第一章 勞動法概述
第一節(jié) 勞動法的調整對象
第二節(jié) 勞動法律規(guī)范
第三節(jié) 勞動法的本質 特點和作用
第二章 法律責任
第一節(jié) 違反勞動法責任概述
第二節(jié) 違反勞動法責任的構成和種類
第三節(jié) 違反勞動法責任的內容和形式
第二篇 法規(guī)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行政處罰辦法
勞動部關于印發(fā)《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
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
題的意見
一、促進就業(yè)
職業(yè)指導辦法
農村勞動力跨省流動就業(yè)管理暫行規(guī)定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勞動部《關于實施再就業(yè)
工程報告》的通知
關于實施再就業(yè)工程的報告
勞動部關于抓緊落實流動就業(yè)憑證管理制度
的通知
勞動部關于印發(fā)《就業(yè)登記規(guī)定》的通知
就業(yè)登記規(guī)定
勞動部關于頒布《職業(yè)介紹規(guī)定》的通知
職業(yè)介紹規(guī)定
勞動部關于頒布《就業(yè)和失業(yè)統計管理暫行
辦法》及實行《就業(yè)和失業(yè)統計報表制度》
的通知
就業(yè)和失業(yè)統計管理暫行辦法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待業(yè)保險繳費問題給安徽
省勞動廳的復函
關于做好困難企業(yè)職工生活保障 生產自救
和分流安置工作的通知
二、勞動合同
企業(yè)經濟性裁減人員規(guī)定
勞動部關于印發(fā)《實施〈勞動法〉中有關勞動
合同問題的解答》的通知
實施《勞動法》中有關勞動合同問題的解答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患有精神病的合同制
工人解除勞動合同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如何確定試用期內不
符合錄用條件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請示》
的復函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
若干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有關
問題處理意見的報告》的復函
集體合同規(guī)定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勞動用工管理有關問
題的請示》的復函
關于固定工簽訂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
關于訂立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通知
勞動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國個體勞
動者協會文件關于私營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
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通知
對《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有關問題的請示》
的復函
關于職工因崗位變更與企業(yè)發(fā)生爭議等有關
問題的復函
勞動部關于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通
知
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
知
關于企業(yè)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
關于加強集體合同審核管理工作的通知
關于終止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有關問題
的復函
對《關于農民輪換工有關政策問題的請示》的
復函
三、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
的規(guī)定》的決定
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
勞動部關于頒發(fā)《〈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
的規(guī)定〉的實施辦法》的通知
《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的實施辦
法
人事部關于印發(fā)《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貫徹
〈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決定〉的實施辦
法》的通知
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貫徹《國務院關于職工工
作時間的規(guī)定》的實施辦法
勞動部關于印發(fā)《〈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
的規(guī)定〉問題解答》的通知
《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問題解答
關于推動企業(yè)全面實施新工時制度的通知
四、工資
勞動部關于實施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的通知
附:企業(yè)最低工資規(guī)定
附:最低工資率測算方法
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
關于企業(yè)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
工作制的審批辦法
勞動部關于改進完善彈性勞動工資計劃辦法
的通知
勞動部、財政部、審計署關于頒發(fā)《國有企
業(yè)工資內外收入監(jiān)督檢查實施辦法》的通知
國有企業(yè)工資內外收入監(jiān)督檢查實施辦法
勞動部關于印發(fā)《對〈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
有關問題的補充規(guī)定》的通知
對《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guī)定
勞動部、財政部關于做好1995年企業(yè)工資總
額同經濟效益掛鉤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外貿企業(yè)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辦法
五、勞動安全衛(wèi)生
勞動部關于頒布《礦山安全監(jiān)察工作規(guī)則》
的通知
礦山安全監(jiān)察工作規(guī)則
勞動部關于頒布《企業(yè)職工勞動安全衛(wèi)生教
育管理規(guī)定》的通知
企業(yè)職工勞動安全衛(wèi)生教育管理規(guī)定
勞動安全衛(wèi)生檢測檢驗員認證管理辦法
勞動安全衛(wèi)生檢測檢驗機構資格認證辦法
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備事故處理規(guī)定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處理工傷爭議有關問
題的復函
六、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guī)定
七、職業(yè)培訓
就業(yè)訓練規(guī)定
職業(yè)培訓實體管理規(guī)定
勞動部關于技工學校、職業(yè)(技術)學校和就
業(yè)訓練中心畢(結)業(yè)生實行職業(yè)技能鑒定
的通知
勞動部關于頒布《從事技術工種勞動者就業(yè)
上崗前必須培訓的規(guī)定》的通知
從事技術工種勞動者就業(yè)上崗前必須培訓的
規(guī)定
首批實行《規(guī)定》的50個技術工種目錄
技工學校教育督導評估暫行規(guī)定
八、社會保險和福利
企業(yè)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
企業(yè)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yī)療期規(guī)定
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yè)職工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
的通知
勞動部關于印發(fā)《關于貫徹〈國務院關于深化
企業(yè)職工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實施
意見》的通知
關于貫徹《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yè)職工養(yǎng)老保
險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實施意見
勞動部關于貫徹《企業(yè)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
傷醫(yī)療期規(guī)定》的通知
勞動部、國家經貿委關于印發(fā)《現代企業(yè)制
度試點企業(yè)勞動工資社會保險制度改革辦法》
的通知
現代企業(yè)制度試點企業(yè)勞動工資社會保險制
度改革辦法
勞動部、審計署關于發(fā)布《社會保險審計暫
行規(guī)定》的通知
社會保險審計暫行規(guī)定
勞動部關于不得對企業(yè)離退休人員采取一次
性結算離退休金的通知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私人包工負責人工傷待遇
支付問題的復函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除名職工重新參加工
作后工齡計算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社會保險業(yè)務管理程序
勞動部關于發(fā)布《企業(yè)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
法》的通知
企業(yè)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因工傷殘人員享受護
理費的條件等問題的復函
勞動部、財政部關于1997年調整企業(yè)離退休
人員基本養(yǎng)老金的通知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特殊工種提前退休問題的
復函
國務院文件 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yè)職
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決定
九、勞動爭議
勞動部關于頒發(fā)《勞動仲裁員聘任管理辦法》
的通知
勞動仲裁員聘任管理辦法
勞動部關于勞動爭議案件管轄范圍的復函
勞動部關于進一步完善勞動爭議處理工作的
通知
處理舉報勞動違法行為規(guī)定
勞動部、全國總工會、國家經貿委關于進一步
完善勞動爭議仲裁三方機制的通知
關于用人單位不服部分裁決申請復議期限問題
的復函
關于實行企業(yè)化管理的事業(yè)組織與職工發(fā)生勞
動爭議有關問題的復函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法人登記管理條例
關于事業(yè)單位財務管理的若干規(guī)定
勞動部對《關于破產企業(yè)能否成為被訴人
的請示》的復函
勞動部對《關于因破產、被工商部門吊銷營業(yè)
執(zhí)照或自行解散的企業(yè)拖欠職工工資引發(fā)的
勞動爭議如何確認被訴人的請示》的復函
關于處理勞動爭議案件幾個問題的復函
十、監(jiān)督檢查
勞動監(jiān)察員管理辦法
勞動部關于頒布《勞動監(jiān)察程序規(guī)定》的通知
勞動監(jiān)察程序規(guī)定
勞動部關于印發(fā)《勞動監(jiān)察員準則》的通知
勞動監(jiān)察員準則
十一、法律責任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勞動部關于發(fā)布《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
同規(guī)定的賠償辦法》的通知
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賠償辦法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計
發(fā)經濟補償金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勞動部辦公廳文件 關于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
合同員工要求經濟補償問題的復函
十二、三資企業(yè)勞動管理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貫徹《外商投資企業(yè)勞動管
理規(guī)定》有關問題的復函
《外商投資企業(yè)工資集體協商的幾點意見》
外商投資企業(yè)工資集體協商的幾點意見
勞動部、公安部、外交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
部文件 外國人在中國就業(yè)管理規(guī)定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貫徹〈外商投資企業(yè)勞
動管理規(guī)定〉有關問題的復函》中有關連續(xù)
工齡如何解釋的復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