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臨床誤診現(xiàn)狀評估
第二節(jié) 誤診文獻
一、回顧性和真實性
二、類同性和可利用性
三、數據統(tǒng)計的隨意性
第三節(jié) 誤診造成的不良后果
一、對病人的影響
二、對社會的影響
第四節(jié) 誤診對醫(yī)療質量的影響
一、影響醫(yī)療指標
二、影響5年生存率
第二章 誤診研究與誤診學
第一節(jié) 誤診現(xiàn)象與誤診研究
一、誤診現(xiàn)象的歷史
二、誤診文獻報告
三、誤診研究
四、誤診研究的特征
第二節(jié) 誤診學的提出
一、誤診學提出的依據
二、誤診研究的意義
三、誤診研究的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誤診學的理論基礎
一、研究誤診是醫(yī)學發(fā)展的必然
二、診斷學不能代替誤診學
三、不拘一格,殊途同歸
四、誤診研究面臨的問題
第四節(jié) 誤診學的任務及方法
一、誤診學的任務
二、誤診學的研究方法
第五節(jié) 誤診的定義、性質及責任
一、誤診的定義
二、誤診的性質
三、誤診的責任
第六節(jié) 誤診的分類
一、診斷錯誤
二、延誤診斷
三、漏誤診斷
四、病因判斷錯誤
五、疾病性質判斷錯誤
第七節(jié) 判斷誤診的相對標準
一、誤診發(fā)生在診斷過程之后
二、誤診的時間性
三、誤診導致誤治
四、誤診未必誤治
第八節(jié) 誤診率的計算
一、評價診斷試驗的誤診率和漏診率
二、臨床回顧性研究中的誤診率和漏診率
三、《誤診學》本書中誤診率的計算
第九節(jié) 對待誤診的態(tài)度
一、誤診不能和錯誤等同
二、應當正視誤診的存在
三、應當避免發(fā)生誤診
第三章 臨床醫(yī)學的特點與誤診的關系
第一節(jié) 生物學特點與誤診的關系
第二節(jié) 心理學特點與誤診的關系
第三節(jié) 社會學特點與誤診的關系
第四節(jié) 臨床對象特點與誤診的關系
一、個體的差異性
二、機體整體性
三、病因的復雜性
四、疾病表現(xiàn)動態(tài)的多變性
五、診斷的時間性
六、正確診斷的實踐性
第四章 誤診的病人原因
第一節(jié) 就診時的動機
一、隱瞞病史
二、夸大病情
三、諱疾忌醫(yī)
四、求醫(yī)心切
五、對治療效果不真實的評價
六、精神因素的制約
第二節(jié) 對疾病感覺的差異
一、年齡
二、體質狀況
三、心理狀態(tài)
第三節(jié) 盲目求醫(yī)
一、依據突出的癥狀
二、依據突出的體征
第四節(jié) 迷信權威
一、以權威的診斷為滿足
二、忽略了權威的相對性
第五章 誤診的醫(yī)生原因
第一節(jié) 醫(yī)生的基本素質
一、儀表
二、性格
三、表情
四、語言
第二節(jié) 醫(yī)生的感知覺
一、感知在診斷中的作用
二、感知的個體差異
三、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
第三節(jié) 醫(yī)生的理論與經驗
第四節(jié) 醫(yī)生的服務態(tài)度
一、粗心大意
二、驕傲自滿
三、貪便偷懶
第五節(jié) 醫(yī)生的情感、作風和醫(yī)德
一、情感
二、作風
三、道德
第六節(jié) 醫(yī)生的臨床思維
第六章 誤診的護理原因
第一節(jié) 護理工作與臨床診斷的關系
第二節(jié) 護理工作在避免誤診中的作用
一、發(fā)現(xiàn)疾病發(fā)作時的表現(xiàn)
二、觀察疾病的動態(tài)變化
三、發(fā)現(xiàn)藥物的毒副作用
四、發(fā)現(xiàn)早期并發(fā)癥
第三節(jié) 誤診的護士原因
一、技術狀況不佳
二、粗心大意
三、責任心不強
四、弄虛作假
第七章 誤診的臨床原因
第一節(jié) 病史
一、突出一點,以偏概全
二、摻雜意外因素
三、病史遺漏
四、病史被隱瞞或偽造
第二節(jié) 主訴
一、受主觀因素的影響
二、受表達能力的限制
第三節(jié) 臨床表現(xiàn)
一、表現(xiàn)與本質不一致
二、表現(xiàn)中的假象
三、表現(xiàn)變化不定
四、多種表現(xiàn)共存
五、表現(xiàn)類似
六、真假表現(xiàn)的交叉和互相掩蓋
七、表現(xiàn)互相矛盾
第四節(jié) 體征
一、體征缺失
二、體征遺漏
三、體征隱匿
四、體征不典型
五、滿足已有體征
第五節(jié) 臨床用藥
一、掩蓋疾病的癥狀
二、改變疾病的典型表現(xiàn)
三、并發(fā)新的疾病
第八章 誤診的輔助檢查因素
第一節(jié) 輔助檢查的特點及認識
一、輔助檢查的局限性
二、檢查結果的相對性
三、同果異病
第二節(jié) X線檢查的誤診因素
一、透視檢查的誤診因素
二、攝片檢查的誤診因素
第三節(jié) CT診斷中的誤診因素
一、機器的性能
二、適應證的選擇
三、檢查時機
四、疾病的影像特征
五、掃描的層次和角度
第四節(jié) 超聲檢查中的誤診因素
一、儀器質量和性能的因素
二、操作醫(yī)生的因素
三、聲像圖的非特異性及偽差
四、介入性超聲的誤診因素
五、體腔超聲診斷過程中的誤診因素
六、病人的因素
七、臨床醫(yī)生的因素
八、數據測量的因素
第五節(jié) 病理診斷中的誤診因素
一、臨床醫(yī)生的因素
二、病理醫(yī)生的因素
三、病理診斷方法的局限性
第六節(jié) 實驗室檢查診斷中的誤診因素
一、常規(guī)檢查
二、生化檢查
第九章 誤診的社會原因
第一節(jié) 社會科學文化的發(fā)展水平
一、健康觀念的影響
二、受疾病認識水平的制約
三、醫(yī)療防治網普及的程度
第二節(jié) 衛(wèi)生資源分配狀況及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
一、技術力量薄弱
二、技術隊伍不穩(wěn)定
三、設備條件落后
四、尸體解剖不普及
第三節(jié) 人際關系與管理制度
一、醫(yī)患關系
二、醫(yī)際關系
三、醫(yī)療管理制度
第十章 臨床思維與誤診
第一節(jié) 臨床思維的性質與特點
一、臨床思維的性質
二、臨床思維的特點
第二節(jié) 臨床思維的一般過程
一、病史調查
二、體格檢查
三、輔助檢查
四、治療過程
第三節(jié) 臨床思維方式的分類
一、直覺思維
二、模糊思維
三、經驗思維
四、理論思維
五、經驗思維與理論思維的關系
六、形象思維
第四節(jié) 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注意基礎理論的學習
二、堅持實踐第一
三、全面占有資料
四、深入疾病的本質
五、不斷更新知識
第十一章 醫(yī)生誤診的思維原因
第一節(jié) 固守局部
第二節(jié) 拘泥于現(xiàn)象
第三節(jié) 迷信儀器和檢測方法
第四節(jié) 一成不變
第五節(jié) 思維定勢
第六節(jié) 主觀臆斷
第七節(jié) 滿足于已知
第八節(jié) 習慣于經驗
第十二章 避免誤診的方法
第一節(jié) 觀察明確
第二節(jié) 多方詢問
第三節(jié) 追本溯源
第四節(jié) 親識其癥
第五節(jié) 治多知悉
第六節(jié) 勤于思考
附件一 “中國醫(yī)學誤診文獻數據庫”使用說明
附件二 《誤診學》序一
附件三 《誤診學》序二
附件四 《誤診學》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