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熾(1855—1900),原名家瑤,改名熾,字克昌,號次亮,又號用洯,江西瑞金縣人。近代中國維新派代表人物之一。陳熾從小力學,聰穎超群。十九歲參加省試,即以優(yōu)異成績被保送入京。次年朝考,錄為一等第四名,欽點七品京官,簽分戶部山東清吏司任職。二十一歲乞假南旋,集資倡立賓興會,專濟應考的貧困生員、秀才。二十七歲刊印詩集,名《袌春林屋詩》,多思鄉(xiāng)愛民之作。二十八歲中舉,仍職戶部。時中國民族危機日益嚴重,救亡一直是時代的主題,陳熾自幼“聞長老述庚申之變”,常痛惜國弱民窮,認為中國當今首務不在“強兵”,而在“富國”,多次抨擊洋務派“兢兢于海防而不知其本原乃在商務”。曾游歷沿海商埠及香港、澳門等地,詳細考察其政治、經濟諸情況,旁考群書,尤重西書,綜合心得,于1894年撰訖《庸書》百篇,提出發(fā)展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反對帝國主義把持海關,倡議實行君民共主政體,采用議院制,要求民權等等主張,尤其是發(fā)展工商業(yè)、廢除厘金、實行議院的主張頗具時代性。此書經翁同龢推薦,得以進呈光緒皇帝御覽,并一版再版,影響很大,對當時及以后維新運動的開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相關圖書胡適學術文集.哲學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