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預防醫(yī)學、衛(wèi)生學新編實用醫(yī)學統(tǒng)計方法與技能

新編實用醫(yī)學統(tǒng)計方法與技能

新編實用醫(yī)學統(tǒng)計方法與技能

定 價:¥29.00

作 者: 李竹,鄭俊池主編
出版社: 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醫(yī)學統(tǒng)計

ISBN: 9787506714426 出版時間: 1997-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 295頁 字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本書以全新的方式,對開展科研工作時從選題到撰寫論文全過程中所需理解、掌握的最基本、最關鍵的統(tǒng)計學內容,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可使讀者在學習中受到嚴格的統(tǒng)計思維方法和技能的培養(yǎng)與訓練。書中還介紹了筆者導出的許多簡便公式及與計算器的使用技巧融為一體的全新計算方法,簡化了傳統(tǒng)的計算過程;對于有條件應用世界最著名的統(tǒng)計分析軟件SPSS或sAS,但學習起來又感到很困難的讀者來說,書中的“SPSS使用方法概要”及“SAS使用方法概要”更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本書不但適于醫(yī)學科技工作者,對高等醫(yī)學院校的學生深刻理解統(tǒng)計學的真諦、盡快掌握統(tǒng)計基本技能亦有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暫缺《新編實用醫(yī)學統(tǒng)計方法與技能》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jié) 學習統(tǒng)計學知識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第二節(jié) 統(tǒng)計學的研究對象及其主要內容
    第三節(jié) 閱讀本書的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
   第二章 醫(yī)學科學研究概述
    第一節(jié) 醫(yī)學科學研究的四個階段
    第二節(jié) 醫(yī)學科學研究的類型
    第三節(jié) 專業(yè)設計與統(tǒng)計設計
    第四節(jié) 影響科研結果可靠性的主要因素與對策
    第五節(jié) 常用的觀察性研究與實(試)驗性研究方法
    第六節(jié) 調查方法選用指南
   第三章 醫(yī)學科研的設計
    第一節(jié) 醫(yī)學科研的設計思路
    第二節(jié) 制定抽樣調查計劃時應明晰的問題
    第三節(jié) 制定實(試)驗研究計劃時應明晰的問題
    附:一項描述性研究設計的開題報告摘要
   第四章 調查表的設計
    第一節(jié) 調查表的格式、調查項目與答案
    第二節(jié) 調查項目的擬定與計算機編碼
    第三節(jié) 擬定調查表的一些原則
    第四節(jié) 編排調查表中各項目順序的原則與技巧
    第五節(jié) 引言與注釋
   第五章 統(tǒng)計資料的類型與統(tǒng)計分析方法
    第一節(jié) 統(tǒng)計資料的類型
    第二節(jié) 計量資料常用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
    第三節(jié) 計數資料常用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
    第四節(jié) 等級資料常用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
   第六章 計量資料的探索性分析
    第一節(jié) 資料的核查
    第二節(jié) 設計分組與歸納匯總
    第三節(jié) 頻數分布——揭示資料的分布特征
    第四節(jié) 正態(tài)分布——最重要的一種頻數分布
    第五節(jié) 正態(tài)性檢驗——介紹一種巧妙的計算方法
    第六節(jié) 統(tǒng)計學家們無意中構筑的誤區(qū)
   第七章 計量資料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第一節(jié) 描述頻數分布特征的指標
    第二節(jié) 應用X土S法描述頻數分布特征與可疑值的取舍
    第三節(jié) 平均分析法
   第八章 計量資料的推斷性統(tǒng)計分析——總體均數的估計與兩樣本均數的比較
    第一節(jié) 由樣本推論總體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第二節(jié) 均數的抽樣誤差與標準誤
    第三節(jié) 抽樣分布的規(guī)律
    第四節(jié) 由樣本均數估計總體均數
    第五節(jié) 計量資料的假設檢驗
    第六節(jié) 樣本均數與某一已知總體均數的比較——t檢驗與u檢驗
    第七節(jié) 配對樣本的比較——t檢驗
    第八節(jié) 兩樣本的比較——u檢驗與t檢驗
    第九節(jié) 正態(tài)性檢驗——矩法
    第十節(jié) 假設檢驗的誤判——I型錯誤與Ⅱ型錯誤
    第十一節(jié) 假設檢驗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九章 計量資料的推斷性統(tǒng)計分析——兩個以上樣本均數的比較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F檢驗的原理
    第三節(jié) 成組設計的多個樣本均數比較的新方法
    第四節(jié) 配伍組設計的多個樣本均數比較的新方法
    第五節(jié) 多個樣本均數間的兩兩比較——q檢驗
   第十章 秩和檢驗
    第一節(jié) 配對設計的符號秩和檢驗
    第二節(jié) 成組設計的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
    第三節(jié) 成組設計的多個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
    第四節(jié) 配伍組設計的多個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
    第五節(jié) 多個樣本兩兩比較的秩和檢驗
   第十一章 計數資料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第一節(jié) 按類別或屬性計數——整理成頻數表
    第二節(jié) 描述計數資料的指標與相對分析法
    第三節(jié) 相對指標應用中的“常見病”
    第四節(jié) 標準化法
    第五節(jié) 動態(tài)數列及其分析指標
    第六節(jié) 壽命表法
   第十二章 計數資料的推斷性統(tǒng)計分析
    第一節(jié) 率的抽樣誤差
    第二節(jié) 由樣本率估計總體率的理論基礎——二項分布與泊松分布
    第三節(jié) 由樣本率估計總體率
    第四節(jié) 樣本率與已知總體率的比較
    第五節(jié) 兩樣本率的比較——u檢驗
    第六節(jié) 兩樣本率或構成比的比較——卡方檢驗
    第七節(jié) 多個樣本率或構成比的比較——行×列表的卡方檢驗
    第八節(jié) 配對資料的卡方檢驗
    第九節(jié) 關聯強度的度量——列聯系數
    第十節(jié) 四格表的確切概率法
    第十一節(jié) 頻數分布的卡方檢驗
   第十三章 描述兩個變量間的關系——直線回歸與相關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直線相關
    第三節(jié) 直線回歸
    第四節(jié) 相關與回歸分析的關系
    第五節(jié) 應用直線相關與回歸分析的注意事項
   第十四章 描述多個變量間的關系——多元線性回歸與相關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的求法
    第三節(jié) 二元回歸方程的線性假設檢驗與偏回歸系數的假設檢驗
    第四節(jié) 多元線性相關
    第五節(jié) 簡單相關系數 偏相關系數與復相關系數的關系
    第六節(jié) 偏相關系數與偏回歸系數的關系
    第七節(jié) 分類變量在回歸分析中的處理方法
    第八節(jié) t檢驗、方差分析 協(xié)方差分析與回歸分析的內在聯系及應用線性回歸方程剔除混雜因素的原理
    第九節(jié) 多元線性回歸與相關分析的注意事項
   第十五章 統(tǒng)計表與統(tǒng)計圖的編繪
    第一節(jié) 統(tǒng)計表
    第二節(jié) 統(tǒng)計圖
   第十六章 敏感性問題的調查方法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敏感性問題的調查方法
    第三節(jié) 注意事項
   第十七章 常用的幾種隨機抽樣方法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單純隨機抽樣
    第三節(jié) 系統(tǒng)抽樣
    第四節(jié) 整群抽樣
    第五節(jié) 分層抽樣
   第十八章 隨機抽樣調查所需樣本含量的估計
    第一節(jié) 估計樣本含量應具備的條件
    第二節(jié) 不同的抽樣方法所需樣本含量的計算
   第十九章 常用實驗設計方法
    第一節(jié) 兩樣本比較或配對比較的設計
    第二節(jié) 多個樣本均數或多個樣本率(構成比)比較的設計
   第二十章 實驗研究中所需樣本含量的估計
    第一節(jié) 實驗研究中所需樣本含量的估計
    第二節(jié) 常用的假設檢驗方法所需樣本含量的計算
   第二十一章 實驗研究中的隨機分配方法
    第一節(jié) 常用的隨機分配方法
    第二節(jié) 隨機表在不同實驗設計的隨機分配中的應用
   第二十二章 電子計算器的使用方法與技巧
    第一節(jié) 電子計算器的初步知識
    第二節(jié) 一般計算與函數計算
    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計算
    第四節(jié) 程序編寫入門
    第五節(jié) 計算器的操作與保養(yǎng)
   第二十三章 “SPSS/PC十”(4.0)使用方法概要
    第一節(jié) 使用SPSS/PC十的初步知識簡表
    第二節(jié) 最常用的功能鍵
    第三節(jié) 建立命令文件的幾種常用方法
    1數據直接嵌入命令文件中(用于數據較少的情況)
    2從外部的數據文件讀取數據(用于數據較多的情況)
    3讀取用SAVE命令存儲的系統(tǒng)文件
    4直接讀取dBASEⅢ數據文件
    5讀取dsurvey的數據文件
    第四節(jié) 數據處理的幾個最重要的方法
    1挑選符合限定條件的CASE組成子數據集
    2挑選所需的變量建立數據集
    3從一個較大的數據集中抽樣
    4創(chuàng)建新變量、數據轉換與分組
    5排序
    6文件的連接
    第五節(jié) 最常用的統(tǒng)計處理過程
    1描述變量的頻數或頻數分布
    2計算連續(xù)變量的特征值(如均數,標準差等)
    3計算分組變量特征值的簡便方法
    4兩樣本均數的顯著性檢驗
    5配對樣本的顯著性檢驗
    6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的顯著性檢驗
    7方差分析
    8協(xié)方差分析
    9線性相關與回歸
    10卡方檢驗
   第二十四章 “sAs”(6.03)使用方法概要
    第一節(jié) SAS使用的初步知識簡表
    第二節(jié) 最常用的功能鍵及用法
    1大鍵盤上的功能鍵
    2在PGM窗口內的行號上常用的編輯命令
    3在命令行使用的命令
    4小鍵盤上的功能鍵
    第三節(jié) 建SAs數據集的常用方法
    1由鍵盤輸入(觀察值較少時應用)
    2調用外部的非SAS數據集(較常用)
    3調用已建立的sAS數據集(較常用)
    4建立sAS永久性數據集(較常用)
    5從一個SAS過程中輸出數據(較常用)
    6由dBASEⅢ文件轉換成SAS永久性文件(較常用)
    第四節(jié) 建數據集時,DOEND循環(huán)語句的應用
    第五節(jié) 標簽,標題與注釋
    1變量標簽、數值標簽與標題
    2注釋語句
    第六節(jié) 整理數據集的方法
    1創(chuàng)立新變量
    2修改變量與更改變量名
    3挑選所需的變量創(chuàng)建新數據集
    4挑選符合條件的CASE創(chuàng)建新數據集
    5數據重新編碼的方法
    6數據集的連接與合并
    第七節(jié) 常用的統(tǒng)計過程
    1顯示數據
    2累加求和
    3對計量資料做描述性統(tǒng)計
    4對計量資料做進一步的描述性統(tǒng)計
    5t檢驗
    6方差分析
    7協(xié)方差分析
    8直線相關與回歸分析
    9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10秩和檢驗
    11頻數表、列聯表與卡方檢驗
    第八節(jié) 應用線性回歸方法進行兩組或多組間的比較
    第九節(jié) 填充過程畫面的應用
   附錄I統(tǒng)計用表
   附錄Ⅱ實習題
   附錄Ⅲ常用英漢統(tǒng)計學詞匯
   附錄Ⅳ 醫(yī)學科技論文的撰寫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