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令人急死氣死的是當此國難一天緊迫一天,中國所有的軍就只有兩種,不是逃軍便是屢見不一見的孤軍!
抱“不抵抗主義”的軍都屬于“逃軍”,這自從所謂“九一八”的一幕慘劇開演以來(所謂慘劇當然是就民眾的立場說,在“逃軍”方面只是滑稽劇而已),“逃軍”的成績,可謂發(fā)揮光大到了尖銳化的程度,大家都看得眼花撩亂。除了這種逃軍之外,我們當然希望有能對敵抵抗或斗爭的軍隊,可是不知中國為何就這樣的不幸:對內(nèi)的軍就從未聽見“孤”過,一對起外來,不抵抗的有“逃軍”,肯抵抗的又往往做了“孤軍”!
馬占山、蘇炳文等都算是轟轟烈烈地抵抗了一個時候,但都因為做了“孤軍”,彈盡援絕,痛哭流涕地退卻。十九路軍及一小部分的第五軍在淞滬抗日血戰(zhàn),為中華民族爭得不少榮譽和光輝,這是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爭斗上不能磨滅的一頁光榮史,但是也因為做了孤軍,苦戰(zhàn)整月,終陷于無兵調(diào)守瀏河,腹背受攻,椎胸飲泣而總退卻。最近又屢在報上看到很大的標題,那就是“絕塞孤軍作殊死戰(zhàn)”的孫殿英部。在此次熱河的抗日斗爭里面,比較的有聲有色的,截止記者執(zhí)筆時,還只見有孫部,但他在赤峰作戰(zhàn),據(jù)他自己通電所說,并未奉到總部命令,系因受了朱子橋?qū)④娭校时鴥蓤F,趕到赤峰應援??梢娺@確是“孤”得可以!他還在通電中說:“冰雪之中,凍餒之軀,與敵鋼鐵相拚,血肉橫飛,絕不稍餒,惟熱境地面遼闊,一軍之力,不能兼顧全局,至為痛心也”;又有電致京,謂該軍前線兵士枵腹苦戰(zhàn),經(jīng)三晝夜,單衣應戰(zhàn)雪地中,全軍仍奮勇抗敵,毫無餒氣,受傷兵士,無藥醫(yī)治,情更凄慘,這都是“孤軍”的寫真!最近聽說孫部因糧盡援絕,暫退多倫了。
我們老百姓屢次恭聽當局宣言對抗日軍事早已有了整個計劃,惟事關(guān)軍機,不便宣布。但在“整個計劃”中,何“逃軍”與“孤軍”之多?這卻是一個不可解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