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之裹腳
陶奭齡著《小柴桑喃喃錄》卷下云,“先府君以八座家居,一敝袴十年不易,綻補(bǔ)幾無完處。朱少傅衡岳里居侍養(yǎng),官已三品,客至或身自行酒。近時(shí)一二貧士,偶獵科名,輒暴殄天物,窮極滋味,服飾起居,無不華煥,衵衣褻服,紅紫爛然,至于梳頭裹腳,亦使僮奴代為,不知閑卻兩手何用。”原來男子的裹腳自明代已然,——雖然有人說始于唐代,引《鏡花緣》的林之洋故事為證。女子之纏足者無論矣,就是在北京所見不纏足的女子,我總覺得她們的腳有點(diǎn)異樣,穿著平底圓頭的鞋,狹小得與全體不相稱。北京的男子也似乎好穿緊鞋,而且對(duì)于自己的腳特別注意,每見他們常用布條撣子力拂其鞋,而對(duì)于坎肩上瓜皮小帽上的灰土毫不措意,可以知之。起初覺得奇怪,后來打聽友人,這才明白:原來這些男子都有一種什么布裹在腳上,使之狹小以為美,至于那不纏足的女子之裹著腳,由此類推,更為當(dāng)然了。中國(guó)是拜腳主義的民族,無論張耀翔先生怎樣反對(duì),總是極的確而無可動(dòng)搖的事。其實(shí)說到拜腳,恐怕真能了解腳之美感者世上無如古希臘與日本人,看他們所著的板履(Sandalia)與木屐(Geta,和文云下馱)就可知道,不過他們所愛的是天足,自然式樣的腳,中國(guó)人所賞識(shí)者卻是“文明腳”,人工制造的粽子年糕式的種種金蓮罷了。
(十六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