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南戲的定義、特點、取材來源
《拜月亭》是著名的南戲劇本,南戲是一種特殊的戲曲劇種,下面我們來介紹下南戲。
【定義】
南戲是中國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在中國南方地區(qū)最早興起的漢族戲曲劇種,中國戲劇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戲在南方稱之為戲文,又有溫州雜劇﹑永嘉雜劇﹑鶻伶聲嗽﹑南曲戲文等名稱,明清間亦稱為傳奇,就其音樂——南曲來說,則是一種重要的漢族戲曲聲腔系統(tǒng)。
【特點】
1. 篇幅較長。
南戲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爐,表演一個完整的故事。由于故事情節(jié)比較曲折,劇本一般都是長篇,數倍于雜劇。一本南戲長的可達五十多出,短的則為二三十出。
2. 劇本開始,都有題目題目正名和副末開場。
3. 以南曲為主。
南戲運用南方曲調,韻律、宮調均無嚴格規(guī)定,不受宮調限制,且可隨時換韻。樂器以鼓板為主。后因各地方俗唱不同,南曲聲腔,如海鹽腔、余姚腔、弋陽腔、昆山腔逐漸形成。
4. 南戲不僅使用南曲,而且也吸收了北曲的曲牌,創(chuàng)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豐富了南戲音樂。
5. 登場的各門角色,都可唱,有獨唱、對唱、輪唱、合唱。
南戲的角色主要有生、旦、凈、末、丑、外、貼等七種,演唱的方式比較自由,富于變化,沒有一人主唱的規(guī)定,根據各種上場的角色需要均可演唱唱,且創(chuàng)造了獨唱、對唱、輪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在使用曲牌方面,南戲已經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連綴習慣。
【取材來源】
南戲取材廣泛,包括時事、歷史、民間傳說、佛道故事等。根據內容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 宣揚民族氣節(jié),選取忠君愛國人物事跡,有《東窗記》。
2. 揭露邪惡勢力的罪惡和元朝吏治黑暗的,有《祖杰》。
3. 控訴封建壓迫的,有《酷寒亭》。
4. 有歌頌忠貞不渝的愛情的,像元雜劇四大愛情劇《拜月亭》、《倩女離魂》、《墻頭馬上》、《西廂記》。
5. 描寫夫妻、家庭悲歡離合的故事,有《劉知遠白兔記》、《荊釵記》。
6. 宣揚封建道德、宿命論的,如《三元記》、《黃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