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字義山,懷州河內(nèi)人。令狐楚帥河陽,奇其文,使與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歲具資裝,使隨計。開成二年,高鍇知貢舉,令狐綯雅善鍇,獎譽甚力,故擢進士第。調(diào)弘農(nóng)尉。王茂元鎮(zhèn)河陽,愛其才,表掌書記,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善李德裕,而牛、李黨人蚩謫商隱,以為詭薄無行,共排笮之。茂元死,來游京師,久不調(diào),更依桂管觀察使鄭亞府為判官。亞謫循州,商隱從之,凡三年乃歸。亞亦德裕所善。綯以為忘家恩,放利偷合,謝不通。綯當國,商隱歸窮自解。綯憾不置。(盧)弘止鎮(zhèn)徐州,表為掌書記。久之,還朝,復干綯,乃補太學博士。柳仲郢節(jié)度劍南東川,辟判官,檢校工部員外郎。府罷,客滎陽,卒。商隱初為文瑰邁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學。商隱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時溫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號三十六體。(節(jié)《新唐書》卷二百三本傳)商隱幼能為文。令狐楚鎮(zhèn)河陽,以所業(yè)文干之,年才及弱冠。大中初,白敏中執(zhí)政,令狐綯在內(nèi)署,共排李德裕逐之。(鄭)亞坐德裕黨,亦貶循州刺史。大中末,(柳)仲郢坐專殺左遷,商隱廢罷,還鄭州,未幾病卒。商隱能為古文,不喜偶對。從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隱,自是始為今體章奏。博學強記,下筆不能自休,尤善為誄奠之辭。(節(jié)《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下本傳)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 〔1〕 ,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2〕 。滄海月明珠有淚 〔3〕 ,藍田日暖玉生煙 〔4〕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 瑟繪文如錦?!妒酚洝し舛U書》: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
〔2〕 《楚辭·招魂》: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3〕 庾信《思舊銘》:月死珠傷。鮫人能泣珠。
〔4〕 《困學紀聞》:司空表圣云:戴容州叔倫謂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何焯云:自傷之詞。宋翔鳳云:自序之作。起二句,行年近五十。莊生句,悼王氏婦,莊有鼓盆之事。望帝云云,指悼亡后就柳仲郢來蜀之解。
隋宮 〔1〕
紫泉宮殿鎖煙霞 〔2〕 ,欲取蕪城作帝家。玉璽不緣歸日角 〔3〕 ,錦帆應是到天涯 〔4〕 。于今腐草無螢火 〔5〕 ,終古垂楊有暮鴉 〔6〕 。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 〔7〕 。
〔1〕 大業(yè)元年八月上御龍舟幸江都,江都隋宮甚多。
〔2〕 司馬相如《上林賦》:丹水更其南,紫淵徑其北。胡震亨曰:唐人諱淵曰泉。
〔3〕 《舊唐書·唐儉傳》:高祖召訪時事,儉曰:明公日角龍庭,李氏又在圖牒,天下屬望,指麾可取。日角,謂額骨中央隆起,形狀如日。
〔4〕 《開河記》:帝自洛陽遷駕大梁,詔江淮諸州造大船五百只。龍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自大梁至淮口,聯(lián)綿不絕,錦帆過處,香聞百里。
〔5〕 《隋書·煬帝紀》:帝于景華宮征求螢火,得數(shù)斛,夜出游山,放之,光徧巖谷?!抖Y記·月令》:腐草為螢。
〔6〕 《開河記》:詔民間獻柳,有柳一株,賞一縑,百姓爭獻之。又令親種,帝自種一株,群臣次第種。栽畢,帝御筆寫賜垂楊柳姓楊。
〔7〕 《隋遺錄》上:煬帝嘗游吳公宅雞臺,恍忽間與陳后主相遇,尚喚帝為殿下。帝請(張)麗華舞《玉樹后庭花》。后主問帝曰:龍舟之游樂乎?始謂殿下致治在堯、舜之上,今日復此逸游,大抵人生各圖快樂,曩時何見罪之深邪?帝忽悟,叱之,恍然不見。
楚宮二首 〔1〕 選一首
月姊曾逢下彩蟾,傾城消息隔重簾。已聞佩響知腰細,更辨弦聲覺指纖。暮雨自歸山峭峭,秋河不動夜厭厭。王昌且在墻東住 〔2〕 ,未必金堂得免嫌。
〔1〕 《才調(diào)集》選此首,題作《水天閑話舊事》。
〔2〕 上官儀詩:南國自然勝掌上,東家復是憶王昌。韓偓《晝寢詩》:何必苦勞魂與夢,王昌只在此墻東。崔顥詩:十五嫁王昌?!断尻栮扰f傳》謂:王昌字公伯,娶任城王曹子文女,貴戚,美姿容。
春雨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1〕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遠路應悲春晼晚 〔2〕 ,殘宵猶得夢依稀。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1〕 《南史》:建康宣陽門,謂之白門。
〔2〕 《楚辭·哀時命》:白日晼晚其將入兮。
安定城樓 〔1〕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游。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 〔2〕 。
〔1〕 安定郡即涇州,今甘肅涇川縣北。李商隱于開成二年登進士第,次年,試博學鴻詞不中歸。時王茂元為涇原節(jié)度使,李娶于王,見薄于令狐綯,故不入選,因有賈生之語。王荊公最賞五、六二句,以為老杜無以過之。
〔2〕 《莊子·秋水》: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葑涌?,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曰鵷雛,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鵷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梁國而嚇我耶?
籌筆驛 〔1〕
猿鳥猶疑畏簡書 〔2〕 ,風云長為護儲胥 〔3〕 。徒令上將軍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4〕 。管樂有才真不忝 〔5〕 ,關張無命欲何如 〔6〕 。他年錦里經(jīng)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 〔7〕 。
〔1〕 《清一統(tǒng)志》:四川保寧府:籌筆古驛在廣元縣北,相傳諸葛亮出師,嘗駐軍籌畫于此。
〔2〕 《詩》:畏此簡書。傳曰:戒命也。
〔3〕 揚雄《長楊賦》:木擁槍累,以為儲胥。顏師古曰:胥,須也。言有儲畜以待所須也。
〔4〕 《漢書》注:傳若今之驛。古者以車,謂之傳車;后人單置馬,謂之傳驛。
〔5〕 《蜀志·諸葛亮傳》: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謂為信然。
〔6〕 關羽斬于吳。張飛伐吳為部下所殺。
〔7〕 末句自喻。一、二句見孔明風烈凜然。
無題四首選二首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 〔1〕 ,麝熏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 〔2〕 ,更隔蓬山一萬重。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鏁燒香入 〔3〕 ,玉虎牽絲汲井回 〔4〕 。賈氏窺簾韓掾少 〔5〕 ,宓妃留枕魏王才 〔6〕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1〕 金屏障翡翠。
〔2〕 劉郎,漢武也。
〔3〕 道源曰:蟾善閉氣,古人用以飾鏁。
〔4〕 《海錄碎事》:玉虎,轆轤也。井欄之飾。
〔5〕 賈充女于青瑣中見韓壽,悅之,與私。充以女妻壽。
〔6〕 李善《文選注》:記曰:魏東阿王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與五官中郎將,植殊不平。黃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鏤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時已為郭后讒死。帝意亦尋悟,因令太子留宴飲,仍以枕賚植。植還,將息洛水上忽見女來,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今與君王,遂用薦枕席。王悲喜不能自勝,遂作《感甄賦》。后明帝見之,改為《洛神賦》。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 〔1〕 ,青鳥殷勤為探看 〔2〕 。
〔1〕 蓬山,相傳海中神山名蓬萊。
〔2〕 青鳥,西王母使者。
馬嵬二首選一首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本詩可與白居易《長恨歌》參讀。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1〕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 四川保寧府大巴嶺在通江縣東北五百里,與小巴嶺相接,世傳九十里巴山是也。
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1〕 。
〔1〕 《史記·司馬相如傳》:相如客游梁。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后)拜為孝文園令。病免,家居茂陵。
漢宮詞
青雀西飛竟未回,君王長在集靈臺。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
有感
非關宋玉有微辭,卻是襄王夢覺遲。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
嫦娥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舊將軍
云臺高議正紛紛,誰定當時蕩寇勛。日暮灞陵原上獵,李將軍是故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