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卷原為郯城高生贊非從其日記中錄出,輯為《尊聞錄》。首語錄,次手札,共四萬余言。語錄在高生日記中,當時經余稍改字句。孝感張生立民請付印,并任校對。時余病危,幾不起,遂印五百部,稍存平生心事。計此中錄存,始自民國十三年,至十六七年止。余時年四十余,病困殊久。初居舊京,旋養(yǎng)疴杭州。靜觀世變,深切隱憂,愿力密持,幸未遽隕,覆覽斯錄,感慨萬端。頃諸生請輯《語要》付印,因念斯錄體式,無殊語要,又字數(shù)無多,不必單行,遂收入《語要》,為卷之四。昔郯城高磵莊頗喜此中手札,謂字字出肺腑,載直方剛大之氣以行。余自問,惟與人以心相見而已。磵莊遇倭寇殉難,遺音宛在,無限凄愴。
(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九日熊十力記于黃?;瘜W社附設哲學研究部)
《尊聞錄》卷端原載吾手札一則,今仍存如左。
立民:錄中輪回問題,所記甚粗略。此事在吾心理上經過極曲折,極繁復。吾近來意思,只是存而不論。佛家凈信之士見此錄,必大詈我。然吾終望有善根人能發(fā)心努力現(xiàn)世,努力做個人,便是菩薩道?!墩撜Z》孔門弟子多問成人,可見生得五官百體不必為人,須有成人之道。吾不知成人與成佛果何異耶?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