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研究法》序
(一九三六年八月三日)
昔有諧談,謂呂純陽見一寒士,欲濟之,指庭前一石成金,舉以相贈,士不受。呂驚喜,以為此士不貪,可學(xué)道,士則曰:“吾欲得汝點石成金之指耳?!笨梢砸姁壑侵?,其欲得方法,遠過于具體之知識也。唐人詩曰:“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笨蔀橐磺泻嫌谡f方法者之寫照矣。
近年我等讀顧君頡剛之《古史辨》第一冊,對于個人感想之遞變,傳說孳乳之次第,明舊辨論之經(jīng)過,皆詳悉敘述,使讀者時時引起參加討論之興會,所見稍有異同,即馳書質(zhì)問,故其書續(xù)增至第五冊而未已。
今者又得讀蔡君尚思之《中國思想研究法》(),雖其書體例與《古史辨》不同,而吾讀之,則全與讀《古史辨》第一冊時有同等之感。蔡君嘗著書述周季諸哲學(xué)家之思想,行世日久,近又發(fā)憤輯中國思想史。在南京國學(xué)圖書館及北平、武漢、上海等處讀別集、正史四千余種,其平日涉獵之富,可推而知,博覽約取,積稽亦且等身。又與陳君斠玄相約同編自周秦至近百年,包括經(jīng)濟、政治、教育、倫理、宗教、藝術(shù)各種思想,其成書之期,未能預(yù)定,而蔡君乃先為研究法一編,以發(fā)其凡。其中對于觀察、界限、搜集、選擇、評論及實踐諸方法,皆言之甚詳。余雖不敢謂蔡君此編放之四海而皆準,然必能引起讀者之注意,而樂于參加討論,蓋無疑也。
吾尤感蔡君不吝以實地試驗之研究法,詳悉敘述,使讀者多能利用其所信之方法,而自行研究,以冀于中國思想歷史上有所貢獻,其公誠之態(tài)度,為可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