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俗文學(xué)史 作者:鄭振鐸


“鼓詞”為流行于北方諸省的“講唱文學(xué)”,正像“彈詞”之流行于南方諸省的情形相同。彈詞以琵琶為主樂;鼓詞則以鼓為主樂。

鼓詞的來源,亦始于變文。至宋,變文之名消滅,而鼓詞以起。趙德麟的《商調(diào)蝶戀花鼓子詞》為最早的鼓詞之祖。陸放翁《小舟游近村》詩,也道: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

身后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

則在南宋的初年,已有負鼓的盲翁,在鄉(xiāng)村里說唱蔡中郎的故事了。

擊鼓說書俑

《水滸傳》第五十一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記著白秀英上了戲臺,“參拜四方,拈起鑼棒,如撤豆般點動。拍下一聲界方,念了四句七言詩,便說道:‘今日秀英招牌上明寫著這場話本,是一段風流韞藉的格范,喚做《豫章城雙漸趕蘇卿》?!f了開話又唱。唱了又說。合棚價喝采不絕”。她雖然用的是鑼棒,但“拍下一聲界方”,又唱又說,這恐怕是說唱鼓詞一類的東西吧?!辽偈亲罱诠脑~的講唱文學(xué)的一類。像這樣性質(zhì)的伎藝,在宋、元二代是極為流行的。(到了明清這流風還未泯。)

但至明末始有鼓詞的傳本。我在北平曾到得一部《大唐秦王詞話》(一名《秦王演義》),殆為最早的鼓詞。此書始名《詞話》,實即鼓詞,寫唐太宗李世民征伐諸雄、統(tǒng)一天下事。所述和小說《隋史遺文》等相差不遠,不過用十字句的唱文和一部分的散文的說白組成而已。像:

唐太子急拈香低聲禱告,李世民忙下拜恭敬參神;我乃是大唐國高皇次子,父李淵,祖李昺,李虎玄孫。憶往歲煬帝崩九州鼎沸,禪寶位讓以為君。普天下起煙塵一十八處,剪強梁誅賊寇放赦安民。

(605-619),即隋恭帝楊侑,隋煬帝孫。李淵攻入長安,被立為帝,在位半年被廢,次年被殺。

這是鼓詞的唱文的一般式樣。但也有將句法略加變更的,像《大明興隆傳》:

無奈何傅師正頓人與馬,查點傷損八九萬兵。仰面朝天嘆又多,不由得又氣又惱又傷心。

第二句為八言,第三句為七言,這樣的例子并不罕見。明末清初又有賈島西《鼓詞》的,不演故事,全寫作者的不平的胸懷,且不用說白,全是唱詞,和一般的鼓詞不同。

明代的鼓詞,絕不止這寥寥的一二種;像《大明興隆傳》、《亂柴溝》等等,多頌圣語,恐怕也是明代的東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