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俗文學史 作者:鄭振鐸


論述元代散曲,因了這十多年來新資料層見疊出的原故,尚不甚感困難。元劇的文章,最好的恰可達到深淺濃淡,無所不宜的“火候”;也便是達到雅俗共賞的程度。元代的散曲也是如此。她們絕對不是粗鄙惡俗的俚曲,她們不是出于未經(jīng)文學修養(yǎng)者的手筆。她們里有極多乃是最好的抒情詩人們的杰作。她們乃是經(jīng)過琢磨的美玉,乃是經(jīng)過披揀的黃金。其中有一部分,也許不怎么諧俗,不怎么上乘,可是,大多數(shù)卻都是深入民間的,仿佛有些像宋人所謂“有井水飲處,無不歌柳詞”般的情形。當詞調(diào)一出現(xiàn)的時候,立刻便來了一個溫庭筠、韋莊、馮延巳和南唐二主的大時代。同樣的,散曲一出現(xiàn)的時候,立刻也便來了一個關漢卿、馬致遠、張少山、喬夢符們的大時代。

從前論述元代散曲的,只知道張小山、喬夢符(《四庫全書》只著錄《張小山小令》)二家;最多,也只知道關、馬、鄭、白(以他們的劇曲為更有名)而已。但現(xiàn)在,我們的眼界廣大得多了;我們所知道的散曲作家們也更多了。

本章于論述重要的作家們之外,并及無名詩人們的散曲;其中,有些是當時的俚曲,我們應該特別的加以注意。

《錄鬼簿》書影

散曲不完全是抒情詩篇,其中也盡有很多的敘事歌曲。我們于《燕子賦》一類的幽默詩之后,久不見有這一類的東西出現(xiàn)了。但在這個時候,我們在散曲里仍可得到不少的最好的諷刺的或幽默的詩篇,像馬致遠的《借馬》,睢景臣的《高祖還鄉(xiāng)》等,都是令人忍俊不禁的絕妙好辭,這是唐詩宋詞里所罕見的一種珍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