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軍閥的匪字妙用

小言論:第二集 作者:鄒韜奮


在自己國土內(nèi)和敵人商量劃分所謂中立區(qū)之滑稽荒謬,言者已多,最近我國政府因民眾反對之激昂,已有堅決否認之表示,但還有一點易于忽略者,即日本對國聯(lián)決議草案除不許調(diào)查員報告未撤兵外,更堅持“日本為護日僑生命財產(chǎn)起見,對于匪賊及不逞分子活動,實行之軍事行動,不在此例”。據(jù)巴黎電訊所傳,國聯(lián)決議草案內(nèi)容,已承認東省日軍有剿匪之權(quán);又據(jù)路透社東京電訊,國聯(lián)又自謂出了巧計,謂“既可避免行政會若干會員之反對承認日本有自由剿匪權(quán),又可使日本滿意”,據(jù)說“此項建議主張議案中與導言中皆不及剿匪事,但日代表得發(fā)表宣言,保留于需要時剿匪行動之權(quán),行政會可紀錄此種宣言,而不作正式投票”,又說“眾料日本可贊成此議,只須中國不得提出取消日本保留對案耳”。此言果確,則國聯(lián)已決心和日本狼狽為奸,我國須堅持投反對票,如國聯(lián)不付正式投票,我國亦應(yīng)堅決提出取消日本保留對案。

此點之所以重要,因日本朦混國聯(lián)取得此國際保障后,對我國隨時可出其軍事行動,對國際仍振振有詞,而在我國則從此無軍事抵抗之余地。日軍閥心目中所謂“匪賊及不逞之徒”,凡為中華民國的義民均屬之,除袁金鎧、趙欣伯、熙洽等賣國奴,在日本認為順民外,馬占山將軍乃至全中國抗日救國的仁人義士,在他們都可歸在“匪賊”里面,至少亦應(yīng)加上“不逞之徒”的徽號。且日本因曾在國聯(lián)當眾揚言中國是“兵匪不分”的,所以此后中國的將士一有衛(wèi)國保民對日抵抗的行為,在日本均可得國際的保障而以剿匪為詞。

且就實際言,此次暴日侵我東北,義匪蓋三省、小白龍等屢以小隊偏鋒擾其后方,為國家民族盡其義舉,使日軍疲于奔命,其功殊偉,在日人視為“匪賊及不逞之徒”,在我國的民族立場,義匪既非以搶掠為務(wù),而以衛(wèi)國保族抗敵為職志,即為義軍。況我國果欲以實力收回失地,亦重在以小隊偏鋒作不斷的隨處襲擊辦法。且日僑所至之處,此種權(quán)利亦將隨之,我非斷送中國不止!

此點原為國際公法所不許,故國聯(lián)起草委員會曾加躊躇,謂“恐在國際法中成一危險前例,蓋人將視為凡人所視為匪者,不在遠東,亦可許剿治也”,同時對于“匪”的定義尤苦無標準,各小國反對亦烈,白里安乃聲明“此次東三省事件系屬非常性質(zhì),故理事會之行動,今后在他處尤其在歐洲,不能援為先例”。中國雖為國聯(lián)會員,國聯(lián)直不以中國為國家,我國除自決外尚有其他生路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