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三 范愛農

魯迅小說里的人物 作者:周作人


四三 范愛農

本文起頭說徐伯蓀刺安徽巡撫恩銘的事,這事件發(fā)生于清光緒丁未(一九○七年)五月二十六日,那時著者正住在本鄉(xiāng)湯島二丁目的伏見館里,蔡孑民的兄弟蔡谷清夫婦大概也剛到來,由邵明之介紹,住在對面房間里,明之也可能常來閑坐談天。魯迅本來是不到同鄉(xiāng)會的,這回特別跑去,所說范愛農的情形正如本文所說,但事實上他似乎不是和愛農有相反的意見,只是說愛農的形狀,態(tài)度,說話都很是特別罷了。那時激烈派不主張打電報,理由便是如愛農所說,革命失敗,只有再舉,沒有打電報給統(tǒng)治者的道理,痛斥也無用,何況只是抗議呢。其時梁任公一派正在組織政聞社,蔣觀云也參與其間,他便主張發(fā)電報,要求清廷不亂殺人,大家都反對他,范愛農的話即對此而發(fā)的。魯迅與許壽裳平時對于那同鄉(xiāng)前輩(雖然是隔縣)頗有敬意,此后就有了改變,又模仿他以前贈陶煥卿的詩加以諷刺。原詩有“敢云吾發(fā)短,要使此心存”一聯(lián),乃改為“敢云豬叫響,要使狗心存”。因為會場上他說“便是豬被殺時也要叫幾聲”,又說到狗,那時魯迅回答說,豬只能叫叫,人不是豬,該有別的辦法。所以在那同鄉(xiāng)會的論爭上,魯迅與范愛農的立場乃是相同的,不過態(tài)度有點不同。往橫濱埠頭去招待那一群人,所說的情形也當是事實,其時還在著者往仙臺去之前,年代當是光緒乙巳(一九○五年),徐伯蓀幾個人進不去陸軍預備學校,便即回國,捐了候補道往安徽去,范愛農則是留下在那里求學的人之一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