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 兩種書房

魯迅的故家 作者:周作人


九 兩種書房

現代的青年大都沒有受過塾師的薰陶,這是一種幸福,但依據塞翁得馬的規(guī)律,同時也不免是損失。私塾里的教法多是嚴厲煩瑣得不合理的,往往養(yǎng)成逃學,不愛用功的習慣,能夠避免這種境遇是很好的事,但因此不知道書房的情形,看小說或傳記時便不很能了解。例如魯迅在《朝華夕拾》里所講三味書屋的先生,和《懷舊》里的禿先生不是一回事,這在文章的性質上,一是自述,一是小說,固然很明了,在所記事件上也一樣的清楚,不可能混為一談的。因為三味書屋是私塾,先生在家里開館授徒,每節(jié)收束修若干,學生早出晚歸,路近的中午也回家去吃飯,有錢人家則設家塾,雇先生來教書,住在東家的家里,如禿先生那樣,這完全是兩種辦法。魯迅家里一直請不起先生,只是往先生家走讀,所以三味書屋當是實在情狀,《懷舊》里的家塾則是虛擬的描寫,乃是小說而非真的回憶,即如讀夜書,非在家塾也是沒有的事。有人講魯迅的故事,把這兩件事團作一起,原因一半是由于不明白從前書房的區(qū)別,但是把人品迥不相同的兩位先生當做一個人,未免對于三味書屋的老先生很是失敬了?!稇雅f》里影射辛亥革命時事,那時魯迅已是三十一歲,自然也不能據為信史,說他是正在讀《論語》了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