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釋之、魏徵、包拯、海瑞、于成龍,一個一個英勇的反腐斗士,不計自身榮辱安危,勇敢地向貪腐這個病魔發(fā)起猛攻,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2017-06-21
本站昨日來時發(fā)現(xiàn)的含笑樹,高枝的地方有幾朵花開了,攀不著,也不想再摘,花留在枝頭甚好,不應獨享。這寧謐庭院里的花樹,已是一篇完整的福音。
2017-06-21
本站在前代,太監(jiān)政治其實算不上特別好的病灶,但在明代卻得到充分利用,癥狀時而治愈,時而復發(fā)。但每次復發(fā),都更加深入肌膚,一部慢性病毒由外而內(nèi),深入骨髓的畫卷緩緩展開。
2017-06-21
本站就一座城市而言,最好的文化建設是機制,是氣氛,是吐納關系,而不是一堆已有的名字和作品。我所期待的,是春潮初動、冰河解凍的時分;而更傾心的,則是秋風初起、霜天水影的景象?!?/p>
2017-06-20
本站我反對盲目的仇富心理,那樣對社會進步不僅沒有好處,相反是有害的??墒浅鸶恍睦硪呀?jīng)是種社會存在,不能視而不見。我敬仰那些道德高尚的富人。
2017-06-20
本站我們每個人生而孤獨,在時光中成長,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獨自前行。人的一生中苦難多過于幸福,大多數(shù)時候所經(jīng)歷的痛苦是你一個人在品嘗,而歷經(jīng)艱辛所得來的片刻幸福也無人分享。
2017-06-20
本站朝廷的重臣都像道光帝一樣老!上了年歲的大臣執(zhí)掌國政,年輕的不受重用。于是,朝廷循規(guī)蹈矩,暮氣沉沉。革新沒有人提起,最后連振奮臣民精神的慶典都很少舉辦了。
2017-06-20
澎湃新聞“小確喪”是我們真的情感,雖然它總是讓人失落和無奈,卻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同時這種“喪文化”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代表人物。
2017-06-20
本站若是幾年前的沈秋,她是肯定不會去的,然而去年她熬壞了身體,胃相當脆弱,被折磨得久了,再任性的人也會注意飲食和作息。無論生活如何艱難,人總是要活著,沒必要苦了自己。
2017-06-20
本站在裁判犯罪的問題上,很難想象還有有比現(xiàn)代刑事審判更沒有效率的方法。即使是最普通的案件,也要遵循違反直覺的證據(jù)規(guī)則進行咄咄逼人的辯論,而不是大家合作發(fā)現(xiàn)真相。
2017-06-20
本站世界古代各國都有刺字和文身的習俗,先在人身上刺字或圖案,再涂以墨汁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