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文學史》是文學史家德斯米爾斯基以英文寫就的,被譽為追溯俄國文學最好的一本通史。其內容涵蓋自古代俄國文學(11—17世紀)始,經(jīng)古典主義時期、現(xiàn)實主義時代、美學新思潮、…
2020-09-23
說到馬雅可夫斯基,多數(shù)中國讀者對他的印象可能局限于一個蘇聯(lián)官方正統(tǒng)詩人,寫了不少頌揚列寧和十月革命的“樓梯詩”。盡管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馬氏作品在中國被大量譯介…
2020-09-22
澎湃新聞本文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教授馬克馬佐爾(Mark Mazower)為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 J. Evans)《霍布斯鮑姆的歷史人生》(Eric Hobsbawm: A Li
2020-09-22
澎湃新聞翻譯家鄭克魯先生于2020年9月20日晚10點在醫(yī)院去世,享年81歲。他曾翻譯《基度山恩仇記》、《茶花女》、《悲慘世界》、《巴爾扎克短篇小說選》等文學作品。鄭克魯老師“傾一生,為…
2020-09-21
翻譯家鄭克魯先生于9月20日晚10點在醫(yī)院去世,享年81歲。許多人知道鄭克魯?shù)拿郑峭ㄟ^《巴黎圣母院》、《基度山恩仇記》、《茶花女》、《悲慘世界》、《巴爾扎克短篇小說選》、…
2020-09-21
澎湃新聞青年作家張怡微四年前獲得中國古典文學的博士學位后,回到了母校復旦大學,任教于中文系的創(chuàng)意寫作MFA專業(yè)。2017年,她開始接手學校的現(xiàn)代散文寫作課程,面向的學生既包括創(chuàng)意寫作…
2020-09-21
澎湃新聞民國北平以文化城著稱,猶如旗下公主,雖然落魄,但底蘊深厚。1935年,《世界日報》決定采訪北平學者,連載于該報的“教育界”版,是為“學人訪問記”。所訪69位學者,文理兼顧,既…
2020-09-21
陳平原,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有《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散文小說史》《中國現(xiàn)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觸…
2020-09-20
澎湃新聞《徐霞客游記》的研究已經(jīng)是一門顯學,歷來研究者都知道游記的首位整理者叫王忠紉。然而關于王忠紉是誰,一直以來未有答案。1928年丁文江先生在其《徐霞客年譜》(中國書籍出版社,…
2020-09-20
澎湃新聞樊洪業(yè),王揚宗供圖8月29日上午,正專意撰寫紀念胡先骕會議文章,張藜微信告知,纏綿病榻多年的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史學科奠基人樊洪業(yè)先生走了。可在月中與她見面時,還告知樊先生病情…
2020-09-20
澎湃新聞用一本書看完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的一生,是件略顯殘忍的事。一個作家的成長、巔峰和衰弱,都會在一個回顧性的短篇小說集里逐漸展現(xiàn)出來。這本書的英文版導言建議讀者,其中的每一篇,…
2020-09-18
澎湃新聞今天(9月17日)傍晚,李鐸之子李少青發(fā)布消息,著名書法家李鐸因病久治不愈,于9月17日上午9時56分在北京301醫(yī)院搶救無效,不幸與世長辭,享年90歲。李鐸1930年4月生于湖南醴陵貧…
2020-09-17
1930年九月初二(公歷10月23日),胡維銓居家讀書。他是余姚人,鄰近慈溪,祖宅所在雙河鄉(xiāng),以始建于唐的水利工程“雙河堰”聞名。胡家累世經(jīng)營中藥材,規(guī)模比汪曾祺小說《異稟》中…
2020-09-16
澎湃新聞“稱呼我‘報告文學作家’是不準確的,我更愿意被稱為‘非虛構寫作者’。”出生于1947年的作家胡平說。1978年2月,復旦大學迎來了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學生——“77級”。他們見證了…
2020-09-16
澎湃新聞今年疫情爆發(fā)時,弋舟待在西安。他整日宅家,幾近封門。對于一個小說家而言,這或許不算太過難熬,但鋪天蓋地的消息也足以叫他坐立難安。就在那段非常時期,他總聽見窗外有鐘聲響起…
2020-09-16
澎湃新聞錢謙益(1582-1664)是明清之際最富傳奇性與爭議性的文人、學者。在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