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文化

法門寺地宮文物帶來的“大唐生活美學”

6月18日-10月18日,上海奉賢博物館將推出“露華濃深——大唐生活美學展”,通過衣食住行、茶酒文化、詩詞禮樂等方面,展現唐代社會的繁榮景象,展現唐代人的日常生活和審美情趣。

2025-06-16

澎湃新聞

歷史的復調與疊響:“新文化”與“新文學”的多元創(chuàng)生

5月17日,“新文化”與“新文學”的多元創(chuàng)生:紀念《新青年》創(chuàng)刊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杭州之江飯店舉辦。

2025-06-06

澎湃新聞

從磚石木版上的農耕畫看芒種

芒種,一直是帶著泥土芬芳與麥香的節(jié)氣。所謂“芒種忙,忙著種”、“芒種忙,下晚秧”,當布谷鳥的啼鳴掠過田野,千百年來,無數民間藝術家們,將芒種時節(jié)的農忙身影與虔誠祈禱凝固…

2025-06-06

澎湃新聞

芒種時節(jié)的農具與古畫,見證農人最樸素的期盼

對于二十四節(jié)氣的芒種,陸游有詩云:“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2025-06-06

澎湃新聞

行吟中的屈原何以被一次次追念與描繪

屈原是端午節(jié)民俗的源頭之一,屈原的形象在藝術長河中如同一根堅韌的文化絲線,串聯(lián)起不同時代的精神共鳴。

2025-06-06

澎湃新聞

對抗五毒,古代“公共衛(wèi)生海報”里的端午記憶

今年的端午節(jié)和兒童節(jié)都在周末!一邊是“五毒退散”的硬核民俗,一邊是“快樂無罪”的童心暴擊——到底誰能征服你家娃?是時候回顧一下《葫蘆娃》了,畢竟里面的很多角色都與“五毒…

2025-06-06

澎湃新聞

“隨州”特展在蘇州:講述漢東形勝和千年變遷

“西通宛洛,南達吳越,地當荊豫要沖,扼阻襄漢咽喉”,地處漢水之東、隨棗走廊東端的隨州,是長江中游地區(qū)通往中原和關中地區(qū)的交通要道,是炎帝故里,也是曾侯乙編鐘破土而出的傳…

2025-05-30

澎湃新聞

BBC百年簡史

英國廣播公司(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簡稱BBC)成立于1922年,1927年獲得英國皇家特許狀。

2025-05-30

澎湃新聞

百余明清犀角器上博展出,從天然之美到雕琢之巧

5月30日,“古犀珍獻:上海博物館藏明清犀角器”展在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正式啟幕。展覽將展出上博館藏的百余件犀角器珍品,為觀眾多角度呈現明清犀角器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內涵,也…

2025-05-30

澎湃新聞

“屈原”穿越時空而來,去三林老街沉浸式“過端午”

隨著一陣陣鼓點聲響起,十幾名身著云紋勁裝的舞龍隊員疾步如風,穿梭在集市中,時而“蛟龍?zhí)胶!钡头┬?,時而“盤龍逐日”螺旋騰空,引得觀眾喝彩連連。

2025-05-30

澎湃新聞

新版“文學好書榜”發(fā)布首期名單:15種新書入選

“文學好書榜”是由中國出版協(xié)會文學藝術出版工作委員會下屬的50余家專業(yè)文學出版機構聯(lián)合推薦的文學榜單。

2025-05-30

澎湃新聞

魯迅及其遺產:第五屆京港青年人文學者學術研討會紀要

2025年5月2日至4日,“魯迅及其遺產:第五屆京港青年人文學者學術研討會”在香港中文大學召開。

2025-05-29

澎湃新聞

書與書人:簽名本再憶

張愛玲1974年5月17日給夏志清的信里說:“Henry James的The Aspern Paper看了印象不深,近年來看了書中所指的拜倫與雪萊太太異母姊妹的事,卻相當有興趣?!?/p>

2025-05-29

澎湃新聞

來地壇看海,看看“余華鐵生”那兩棵樹和它們連接的友誼

從“京兆公園”到地壇公園,這座位于古都中軸線上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期然在互聯(lián)網時代,成了Z世代打撈中式夢核美學的網紅打卡地。

2025-05-29

澎湃新聞

大英博物館古印度展:古老的崇拜生生不息

印度教象頭神伽內什(Ganesha)可愛、頑皮的形象從何而來?佛陀與耆那教覺者那安詳的面容,又受何啟發(fā)?

2025-05-29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