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全球史書系·東西之間叢書”總序/董少新
序一/韓德力
序二/董少新
前言
第一節(jié) 研究對象及學術意義
第二節(jié) 中國學術界研究回顧
一 圣母圣心會在華史的研究
二 在華圣母圣心會傳教士的個案研究
第三節(jié) 海外學術界研究回顧
一 圣母圣心會在華史的研究
二 在華圣母圣心會傳教士的個案研究
第四節(jié) 研究基礎和史料來源
一 檔案文獻
二 年鑒、報章
三 文獻匯編
四 相關著作
上篇 圣母圣心會創(chuàng)會及其在華傳教史
第一章 為中國而建的圣母圣心會
第一節(jié) 天時
一 比利時的獨立及民族振興
二 歐陸天主教從沒落到復興
第二節(jié) 地利
一 從“閉關鎖國”到“一體通用”
二 從中法修約到在華“保教權”
三 法國護照
第三節(jié) 人和
一 比利時國王
二 比利時樞機主教
三 教廷傳信部部長
四 宗教善會與比利時信眾
五 孟振生與在華遣使會
小結
第二章 從元代基督教到熱河代牧區(qū)的沿革
第一節(jié) 塞外傳教:從“也里可溫” 到耶穌會
一 元代與天主教的最初接觸
二 耶穌會士初入塞外
三 巴多明開辟口外教務
第二節(jié) 遣使會在長城口外的教務
一 遣使會士來華接管耶穌會教務
二 遣使會士進入塞外
三 長城口外信仰中心的形成
四 巴黎外方傳教會的介入與遼東代牧區(qū)的建立
五 法籍遣使會爭取來的蒙古代牧區(qū)
第三節(jié) 圣母圣心會進入蒙古代牧區(qū)
一 孟振生棄蒙赴京
二 蒙古代牧區(qū)轉交圣母圣心會
三 蒙古代牧區(qū)的再劃分
四 熱河代牧區(qū)與其首任代牧
小結
下篇 閔宣化傳教生平及其漢語語言學研究
第三章 閔宣化的生平及其在華傳教的足跡
第一節(jié) 赴華之前的閔宣化
一 由高師帶領的中學生
二 熱愛語言學的修道生
三 晉鐸以及赴華路線
四 閔宣化之漢名考
第二節(jié) 傳教的訓練場
一 實習地松樹嘴子
二 放墾蒙地建立大營子
三 “庫倫獨立事變”與大營子天主堂
四 向巴林的蒙古族人傳教
第三節(jié) 閔宣化領導的赤峰公學
一 赤峰堂口的建立
二 籌辦赤峰公學
三 赤峰公學的教學水平
第四節(jié) 深井堂口的傳教時期
一 從康平縣到深井
二 深井的早期公教進行會
三 開辦女童學校
四 自給自足的“教友村”
第五節(jié) 在華傳教的最后時光
一 直奉戰(zhàn)爭中的傳教堂口
二 最后的傳教驛站承德
小結
第四章 閔宣化漢語語言學的研究
第一節(jié) 弗拉芒與中國 —— 比利時的荷語漢學的發(fā)展
一 比利時荷語區(qū)的早期漢學先鋒
二 比利時漢學及其首位教席的誕生
第二節(jié) 圣母圣心會在漢學領域上的貢獻
一 傳教士與“雜學家”
二 漢語語言學
三 民族民俗學
四 歷史與地理
五 中國美術
六 懷仁學會的創(chuàng)立
第三節(jié) 閔宣化的漢語觀
一 弗拉芒運動影響下的漢語研究
二 圣母圣心會的漢語教學
三 漢字的荷語化拼音
四 文言語法的重要性
第四節(jié) 閔宣化的漢語語言著作
一 《熱河方言文法》的成書過程
二 《熱河方言文法》的內容概述
三 文言語法著作《古文原則》的問世
小結
結語
附錄一 閔宣化生平年表
附錄二 閔宣化的漢學著作列表(以出版時間為序)
附錄三 《熱河方言文法》目錄中文譯文
附錄四 《古文原則》目錄中文譯文
附錄五 外國人名中西文對照表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