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化生存的場景創(chuàng)造了共時性與異時性交替、身體缺場與意識在線的互動模式,拓展了情感的喚醒、交換、傳染、共情方式,個體及其情感通過媒介技術呈現在他者和社群的數字影像之中,賦予“鏡中我”更多在公共領域中展示的機會,由此產生隱蔽而強大的網絡社會情感,深刻地影響了當代社會的變遷。網絡社會情感治理,既是治理目的,也是治理手段,更是一種與硬性治理相對應的軟性治理方式。在網絡社會情感治理過程中,既要維護網絡平臺中情感表達的開放性和多樣性,又要有效管控虛假信息引發(fā)的情感誤導及極端情感的擴散;既要促進積極的網絡社會情感發(fā)揮正面效應,又要防止產生過度情感動員導致的情感疲勞及其他社會風險。本書把網絡社會情感及其誘發(fā)的社會問題作為研究對象,探究了網絡社會情感的類型與特質、動員機制、生成過程、社會功能,并提出了網絡社會情感的治理策略。本書通過前沿的理論視角與方法工具,探究了新的社會現象,為當代社會學研究和社會治理注入了新的內容,兼具學理價值與現實關懷,是一本值得期待的學術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