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舍棄了四肢,才變成土里zui強大的生物?雜草被踩踏后就此躺平,另覓出路反而更茁壯?瞪羚的花式脫逃術讓速度zui快的獵豹也沒轍?飛鼠爬樹總是慢吞吞,卻也因此發(fā)現自己有在林間滑翔的絕技?你自以為的弱項,或許正是你賴以生存的優(yōu)勢。世上沒有“普通”、也沒有“特別”,只有“不一樣”。每種差異和個性,都有存在的意義,每個生命都只會是自己,也只能成為自己,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勢和唯/一,身處邊緣也可以變成中/心。植物生態(tài)學家、科普作家、農學博士稻垣榮洋,將自然界的生存樣貌和人類社會的生活現象映照比對,一方面呈現生物世界的繁盛奇妙,也破解了關于“個性”“普通”“自我”“強大”“勝利”等觀念的認知盲點,讓我們赫然發(fā)現人類許多自以為是的成見,體現“展現個性”“活出自我”所代表的真/正意義。 自然界并不存在“普通、界限、順序”,也沒有優(yōu)劣強弱之分,這些只是拙于應付“很多、不一致”的人類大腦,為了方便理解而設定的標準、框架。世上有的只是無數的“個性”,也就是“差異”,而每一種個性都是生物被賦予的“獨門”生存武器。自然界也沒有標準答案,一旦環(huán)境改變,原本的少數派、邊緣者或許就能發(fā)揮優(yōu)/秀的能力;成功進化的不見得是強大的生物,而是找到了獨擅勝場的立身之地,卻弱小無/比的生物。這些生物向我們展現了如何“活得更好、也更像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是一份懇切、清新的生命啟示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