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音樂如同一條紐帶,貫穿于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之中。賈湖骨笛悠揚的音符,奠定了音樂文化的基礎;春秋戰(zhàn)國的百家爭鳴,啟發(fā)了音樂與哲學的相互交織;漢唐盛世的開放融合,迎來了音樂文化的繁榮;宋元明清戲曲與民間音樂的興起,記錄了人們的情感流露。在這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創(chuàng)造了一批又一批豐富多彩的音樂作品,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音樂文化。20世紀初,我國開始有一些音樂學家致力于音樂史的研究工作,出版了中國音樂史研究的相關書籍。新中國成立后,政府組建專門的研究機構,擴充研究隊伍,使音樂史的研究工作迅速發(fā)展,取得了可喜成績。中國古代音樂史的研究專著有楊蔭瀏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廖輔叔的《中國古代音樂史》、沈知白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綱》等;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的研究專著有吳釗、劉東升的《中國音樂史略》、汪毓和的《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等?!吨袊糯魳犯庞^》以歷史時期為線索,每個時期又以時代概況、樂器、作品、記譜法、樂律、樂論、民間音樂、音樂教育、音樂交流以及著名音樂家等為主要內容,共分為十八章?!吨袊糯魳犯庞^》在編寫的過程中,引用了一定數量的圖片和譜例,希望給學習者留下直觀的印象。《中國古代音樂概觀》根據教育*頒發(fā)的教學大綱進行了多次修改,吸收了楊蔭瀏等著名音樂學家的理論成果,同時參考了國內外學者近年來發(fā)表的研究成果,力圖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賦予傳統(tǒng)音樂以新的生命力,使讀者對我國的音樂文化有所了解,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的音樂文化遺產,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筆者希望通過《中國古代音樂概觀》的閱讀,讀者不僅能夠領略古代音樂的豐富與美妙,同時能夠理解音樂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價值與歷史意義,讓心靈在古韻中得到一份寧靜與啟迪;也希望《中國古代音樂概觀》能夠為音樂研究與創(chuàng)作提供靈感與參考,促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