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最后階段,瓦爾堡啟動了神秘的“記憶女神”計劃,直至去世前夕仍在不斷調整《記憶女神圖集》的圖板排列。巴比倫的黏土肝臟、圖拉真紀功柱、中世紀的星圖、波提切利的《春》與《維納斯的誕生》、巴巴多斯郵票、新聞照片和剪報……這些星叢般的內容在圖集中得到了奇妙的統(tǒng)一。《記憶女神圖集》的未完成性暗示了這項計劃自身的“死后生命”,在一個世紀之后的今天,我們不僅沒有遠離那些黑色的圖板,反而更加鄰近……這部未竟之作展現(xiàn)了瓦爾堡圖像學思想星叢中的珍寶,在圖像的碎片化拼貼中顯得異常神秘莫測。在尼采、布克哈特等先哲思想的燭照下,瓦爾堡試圖深度挖掘文藝復興藝術的“古代遺存”,進而凝練出“情念程式”的核心概念,旨在整一性向度中揭示圖像的象征性力量,即關聯(lián)于類似激情和悔恨這樣宗教性的人類精神性實存。如此,“維納斯的誕生”成為了“情念程式的誕生”,而瓦爾堡之于圖像學的意義,就猶如康德之于現(xiàn)代美學的意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