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花燈,流行于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民俗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花燈民歌源于漢族“燈兒戲”,后來融入了秀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發(fā)展為一種格調新穎、歌舞動人的藝術形式。海洋,凡是到過秀山的人都知道海洋花燈較為出名。其實,不只是海洋花燈有名,海洋山歌也毫不遜色。地處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東北角,與酉陽縣麻旺、后溪兩鎮(zhèn)接壤的海洋,世代居住在這里的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生活積淀、循環(huán)往復,孕育出“山歌”這朵邊地民俗文化奇花,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山歌《高高山下條河》被編入了秀山民歌中小學教材。編者們在編寫過程中對各個部分的唱詞進行了反復詢問和校對,并查閱了大量資料。本書可作為中等職業(yè)學校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的通用教材,亦可作為秀山花燈藝術表演、非遺文化愛好者及社會從業(yè)人員的培訓教材和參考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