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神的百年凝聚
關于社會主義公正原則的幾個問題
志于道,據于德——理想信念與道德建設
論儒家的王道精神——以孔孟為中心
略論儒家心性修養(yǎng)論
論中國古代士人的使命感
孔子思想的道德力量
中國文化的“忠恕之道”與“和而不同”
君子的意義與德行
政治實踐與人的德性——儒學視域中的為政和成人
儒家德政思想的理論邏輯
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與倫理
誠信緣何存在
論德性修養(yǎng)及其與德性教育的關系
“復雜社會”的多值倫理邏輯困境:一種恰當的道德態(tài)度何以可能
共同價值觀:超出想象的 力量
“‘本’‘末’之辨”說道德——當前道德治理必須關注的一個問題
如何看待道德與幸福的一致性
進化倫理學與道德規(guī)范性
常人道德的尺度
非權義務與道德綁架
改變世界的哲學:實踐倫理學
財富共享的正義基礎
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倫理學基本問題及其范例
倫理的困惑與倫理學的困惑
對幸福內涵的道德哲學理解
道德與文明:驗證倫理學學術研究及思想價值的兩個基準
倫理精神現代“建構”的文化戰(zhàn)略
作答時代的倫理之問
馬克思關于森林法的道義辯論
馬克思的道德觀:知識圖景與價值坐標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精神特質論
馬克思的道德批判的意義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研究的范式轉換
再論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初始問題
十八大報告的倫理意蘊
集體主義話語權的重構
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黨的 報告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述
報告的倫理意蘊
改革開放對我國倫理學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驅動作用
公民道德建設的法治保障
新時代中國之治的倫理意蘊
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的道德底蘊
中國共產黨百年鄉(xiāng)村道德建設的歷史演進與內在邏輯
共同富裕的行動邏輯及其倫理協(xié)同
中國共產黨人倫理精神的層次結構與實現路徑
政治生活如何走進倫理學
重新認識民族道德生活研究的地位與作用
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倫理學解讀
現代化的前鑒——幾種與財富倫理建構有關的理論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