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農產量的擴大和賦役制度及學術思想的演變
  一  戰(zhàn)國兩漢的農產量
  二  兩晉六朝的農產量
  三  唐宋金元的農產量
  四  明清的農產量
  五  兩漢的租賦
    附錄:論秦漢限田
  六  魏晉六朝的租調和唐的租庸調
  七  兩稅法和二稅法
  八  一條鞭和地丁合一
  九  正始學術
  十  大歷學術
  十一  嘉靖學術
國史體系
我國學術之進展
晚周仙道分三派考
周代學術發(fā)展論略
周秦學術流派試探
  一  法家與兵、農、縱橫各家的關系
  二  墨家和陰陽、名家的關系
  三  三墨
  四  道家有北南二派
  五  楊朱學的兩派
  六  篇后語
楊朱學派考
法家流變考
  一  兵、農、縱橫統(tǒng)為法家
  二  法家學說、著述及法經
  三  儒法為周秦新舊思想之主干
  四  法家思想導源與秦民族
  五  《管子》為法家與儒道兩家之調和
  六  附論陰陽、名、雜分屬墨、道二家
墨學之流變及其原始
略論黃老學
周代商業(yè)的發(fā)展及其衰落
《周官》《左傳》中之商業(yè)
秦代的地主階級與社會經濟
漢代之經濟政策
中國封建社會地主與佃農關系初探
中國的封建與地租
  一
  二
  三
唐宋明清田產量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