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歷經修訂、多次加印,日臻完善,本次為第4版。全書主要是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并盡可能地吸收了其他學科的優(yōu)選理論與實踐。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較強的邏輯性。由于經濟學具有邏輯之美,作為經濟學出身的我,按照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委托代理關系—代理問題—公司治理,闡述公司治理問題產生的內在邏輯。 二是對公司治理進行了科學的分類。(1)按照公司治理手段來源不同,分為內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內部治理又按所有權(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安排不同,分為單邊治理和共同治理。(2)按照公司治理內容不同,公司治理分為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治理結構分為股權結構、資本結構(融資結構)和機構設置三個問題;治理機制分為用人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三個內容。(3)按照公司所有權是依存性的所有權,依據所有權是否變化,公司治理分為靜態(tài)治理與動態(tài)治理。并對社會上各種公司治理說法進行了梳理和整合,使讀者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公司治理問題。 三是對公司治理中長期存在的模糊問題進行了澄清。 四是對一些疑難問題進行了準確深刻的解讀,比如股東有權責利,所謂利,就是股東有剩余索取權,即獲得股息紅利的權利。那么股東的利為什么叫剩余索取權?本書對此進行了解讀。另外,公司法人財產權是不是所有權?法人財產權與公司的所有權的關系是怎樣的?股東(會)與董事(會)是董事信托關系,還是委托代理關系等。所有這些,都有利于讀者樹立正確的觀念。本書適合本科、研究生教學,以及事業(yè)、企業(yè)單位的高管培訓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