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高原湖泊概況
1.1.1 納木錯
1.1.2 青海湖
1.1.3 羊卓雍錯
1.1.4 扎日南木錯
1.1.5 塔若錯
1.1.6 當惹雍錯
1.1.7 色林錯
1.1.8 格仁錯
1.1.9 普莫雍錯
1.2 高原湖泊測量
1.2.1 目的與意義
1.2.2 測量內容
1.2.3 技術與工作難點
1.2.4 工作組織與技術創(chuàng)新
第2章 高原湖泊測量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及應用
2.1 高原湖泊測量質量管理面臨的困難
2.1.1 影響高原湖泊測量質量的因素
2.1.2 現(xiàn)有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狀況
2.2 高原湖泊測量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
2.2.1 耦合式管理
2.2.2 網格化質量管理
2.2.3 網格化質量管理控制
2.2.4 網格化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分析
2.3 網格化質量管理體系在當惹雍錯測量中的應用
2.3.1 項目運行管理
2.3.2 網格化質量管理
2.4 小結
第3章 大水深精密測量技術研究
3.1 測深原理
3.1.1 基本原理
3.1.2 聲波及聲速
3.1.3 測深儀
3.2 水深數(shù)據采集及處理
3.2.1 數(shù)據采集
3.2.2 數(shù)據處理
3.2.3 測深精度影響因素分析
3.3 單波束測深系統(tǒng)聲速改正技術
3.3.1 水下聲速獲取方法
3.3.2 聲速改正
3.4 隨船一體化RTK三維水道測量技術
3.4.1 工作原理研究
3.4.2 觀測試驗與實施
3.4.3 數(shù)據后處理及分析
3.4.4 試驗結論及建議
3.5 基于聲線跟蹤的大水深測量改正技術
3.5.1 聲線跟蹤技術
3.5.2 聲線跟蹤技術應用案例
3.6 無紙化測深技術
3.6.1 無紙化測深技術原理
3.6.2 無紙化測深編程設計
3.6.3 無紙化測深優(yōu)缺點比較分析
3.7 高原湖泊多站水位控制技術
3.7.1 自記水位采集
3.7.2 水位改正模型
3.7.3 高原湖泊水位改正
3.8 高精度測深校核設備研發(fā)
3.8.1 高精度校核技術工作原理
3.8.2 高精度比測板設計
3.8.3 創(chuàng)新與推廣
3.9 水深測量數(shù)據處理與精度檢查軟件研發(fā)
3.9.1 軟件研發(fā)的必要性
3.9.2 軟件主要功能的結構設計
3.9.3 軟件主要技術特點與核心技術
3.9.4 軟件優(yōu)化
3.10 小結
第4章 高原湖泊平面控制基準構建方法研究
4.1 高原湖區(qū)平面控制基準
4.2 GNSS定位技術
4.2.1 GNSS系統(tǒng)組成
4.2.2 GNSS定位技術的基本原理
4.2.3 GNSS定位技術分類
4.2.4 GNSs定位中主要誤差來源及消除l方法
4.3 GNSS靜態(tài)控制網的實施
4.3.1 準備工作
4.3.2 GNSS控制點選點的原則
4.3.3 GNSs控制點埋設
4.3.4 GNss控制網布設形式
4.3.5 外業(yè)觀測工作
4.3.6 GNSS控制網數(shù)據處理及檢查
4.4 高原湖泊平面控制基準建立方法
4.4.1 與IGS跟蹤站聯(lián)測
4.4.2 基于精密星歷長基線解算技術
4.5 高原湖泊項目應用
4.5.1 扎日南木錯平面控制基準的建立
4.5.2 塔若錯平面控制基準的建立
4.5.3 當惹雍錯平面控制基準的建立
4.5.4 色林錯平面控制基準的建立
4.5.5 羊卓雍錯平面控制基準的建立
4.6 小結
第5章 高原湖泊高程基準構建技術研究
5.1 高程基準構建基本理論
5.1.1 水準面和大地水準面
5.1.2 地球橢球
5.1.3 垂線偏差
5.1.4 高程系統(tǒng)
5.2 高原湖泊高程基準構建技術難題
5.3 高原湖泊高程基準構建技術方法
5.3.1 幾何水準測量
5.3.2 高程導線測量
5.3.3 GNSS高程控制測量
5.4 高原湖泊高程測量一體化集成系統(tǒng)構建
5.4.1 系統(tǒng)研制的必要性
5.4.2 系統(tǒng)開發(fā)技術及工具
5.4.3 系統(tǒng)功能設計
5.4.4 系統(tǒng)結構設計
5.4.5 系統(tǒng)實現(xiàn)關鍵技術
5.4.6 工具實現(xiàn)與測試
5.5 項目應用
5.5.1 納木錯高程基準的構建
5.5.2 羊卓雍錯高程基準的構建
5.5.3 扎日南木錯高程基準的構建
5.5.4 塔若錯高程基準的構建
5.5.5 當惹雍錯高程基準的構建
5.5.6 色林錯高程基準的構建
5.6 小結
第6章 高原湖泊測量的多源空間信息獲取技術
6.1 基于現(xiàn)勢衛(wèi)星影像的湖泊岸邊界提取技術
6.1.1 高分辨率衛(wèi)星發(fā)展現(xiàn)狀
6.1.2 衛(wèi)星影像產品與處理
6.1.3 國產衛(wèi)星數(shù)據處理
6.1.4 湖泊岸邊界采集
6.2 水陸一體化掃測技術
6.2.1 系統(tǒng)介紹
6.2.2 數(shù)據采集及處理
6.2.3 精度驗證
6.3 多源空間信息融合技術
6.3.1 多源地理空間數(shù)據
6.3.2 多源地理空間數(shù)據融合概念
6.3.3 多源地理空間矢量數(shù)據融合的一般處理過程
6.3.4 高原湖泊測量的多源空間數(shù)據融合
6.4 小結
第7章 基于DEM模型的湖容量算技術
7.1 湖容量算方法與原理
7.1.1 數(shù)據模型
7.1.2 等高線模型
7.1.3 不規(guī)